力的教案模板集锦八篇

荟萃库 人气:2.62W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力的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力的教案模板集锦八篇

力的教案 篇1

(一) 教学设计:

这节课设计以学生实验讨论为主,教师只是课堂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力学是初中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学好这部分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弹力的了解,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弹簧秤的正确使用即是这节课的难点,又是这节课的重点。为了创设一种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学中立足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本课程设计为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动手、动脑,合作中自主探索。在体验成功的同时,提高了综合能力。

组织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便于实验讨论,小组可自由组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课后延伸题(探究头发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设计,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组织设计实验能力。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弹力,并且知道弹力是一个普通存在的力,通过讨论,举例,扩大学生对弹力的认识。

(2) 能写出力的国际单位及力的测量工具

(3) 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弹簧秤的使用规则

2、 过程和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2)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备评估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 情感教育目标:通过引导阅读书本材料和做好实验,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弹簧秤的正确使用

(四)教学难点:

弹力的了解和弹簧秤的正确使用

(五)教具准备:

(1)弹簧 、 弹簧拉力器 、 量程为5牛的条形弹簧秤(附说明书)、50克钩码一盒、演示弹簧秤、各种外形的弹簧秤、 质量为100克的钩码

(2)幻灯片、小黑板

(六)教学方法:实验探索 、 分组讨论 、 合作交流

(七)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对一个物体施加力,物体会有什么变化?

师: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请几位同学来拉动弹簧拉力器,并说说你的感受。

生1:把弹簧拉得越长,手感觉越吃力

生2:弹簧本身好像有一个力,不让我们把它拉长。( 全班哄笑)

师:撤去这个力后,弹簧长度有何变化?

生: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师:我这儿还有一根弹簧,若用力压弹簧呢,情况会如何?

学生活动:(3至4人一组)出示幻灯片

实验器材:弹簧

实验目的:通过学习拉伸和压缩弹簧,体会手的感受

实验结果:各组员讨论分析

请几组完成实验的小组发言人发表自己小组的意见看法。

师:像弹簧一样,物体在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反抗形变的力。这个力就是弹力。

物体的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那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力是弹力呢?

学生活动二:分组讨论,试举生活中常见弹力的实例。

教师分析总结:

(说明:通过讨论举例,扩大学生对弹力的认识)

师设疑:前面我们在做拉伸弹簧的实验时,前后几次弹簧被拉伸的长度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所用的力的大小不同

师:力有大有小,力的大小应当怎样进行测量呢?---引入力的测量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1牛的力有多大呢?

生:用手掌托起1个100克的钩码。(让学生感受1牛的力的大小)

师:这时你所用的托力约为1牛,牛这个单位是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伊萨克 牛顿命名的。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材料

师:再用手托起科学课本和科学作业本,估计你所用的力的大小?

生:(猜测,答案不一)

师:那我们有什么方法可准确地知道我们所用的力的大小呢?

教师讲授:测量力的工具----测力计,弹簧秤是一种常用的测力计(出示演示弹簧秤,说明它的原理、构造)

学生活动三:

出示幻灯片

实验器材:

量程为5牛的弹簧秤(附说明书)不同质量的钩码(50克 100克150克200克)

实验目的:

让学生掌握弹簧秤的正确使用

实验步骤:

(1)结合说明书,了解弹簧秤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2)观察弹簧秤面板:辨认指针、零刻度线、量程、最小刻度值。

(3)用手拉弹簧秤的秤钩,使指针对准1牛,处感受1牛力的大小

(4)在弹簧秤的量程内,让学生拉动秤钩,先估计力的大小,再看指针,自己估计的是否准确。

(5)用弹簧秤测你及同组同学的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实验结束:请几个小组的发言人发表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并说说你认为在弹簧秤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通过实验,合作与交流,掌握弹簧秤的正确使用。

教师小结:

(八):课堂巩固练习(出示小黑板)

(1) 某弹簧秤的一端受到200牛的拉力作用,另一端也受到200牛的拉力作用,那么该弹簧秤的读数是多少?

(2) 使用弹簧秤时,为什么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九)课外扩展实验:探究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前面我们在做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实验时,知道我们一个小组内各组员的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不同,那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怎样检验你的猜测?为了排除特殊性和偶然性,你该怎样处理测量数据?课后完成这个探究题。

(十)教学反思

力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这对第一次接触力的初一学生而言较难掌握,所以本节课先以复习引入,在讲解上节课知识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引入弹力,通过实验,分析研究讨论举例扩大对弹力的认识。知道弹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力。但在教学中发现,射箭、跳板跳水、撑杆跳高要用到弹力,这教易理解;而生活中遇到的支持力、压力、绳子的拉力也是弹力,学生理解起来较难。

力的测量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课程上从演示实验推出力是有大小的,而且说明力的单位是牛顿,并通过用手托起一个100克的钩码感受1牛力的大小,再从让学生掂量托起科学课本 所用的力大约有多少?估计是否准确引入力的测量工具----弹簧秤。

弹簧秤的正确使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以学生为主,在幻灯片上打出了学生分组实验的实验器材、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完毕,各小组代表发言、相互交流。这一部分知识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手动脑合作交流,兴趣地完成实验,并在实验中掌握弹簧秤的使用。

但在实验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一部分学生急于求成,常会忽略一些实验的基本操作环节,如:①弹簧秤使用前的指针调零,②拉秤钩时尽量不使拉杆与秤壳接触,③读数时视线应与面板垂直。这是学生的一个实验习惯问题,在以后的实验过程中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课后探究题的设计使本节课的内容得到了延伸,凭着自己的想象,打开思维空间,并自己收集实验器材,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校里有课堂,生活中也有课堂,让他们在这个广大的课堂中充分地展示自己。

力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2、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

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

能力目标

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同时也是本章的重点.

2、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通过作图法确定合力是本章的难点;

教法建议

一、共点力概念讲解的教法建议

关于共点力的概念讲解时需要强调不仅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的力是共点力,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也叫共点力.注意平行力于共点力的区分(关于平行力的合成请参考扩展资料中的“平行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师讲解示例中要避开这例问题.

 二、关于矢量合成讲解的教法建议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同时也是本章的重点.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矢量的运算方法,在讲解中需要从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的日常现象和规律出发,理解合力的概念,从实验现象总结出力的合成规律,由于矢量的运算法则是矢量概念的核心内容,又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对于初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大的飞跃,因此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规范性,但是不必操之过急,通过一定数量的题目强化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认识.

由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首先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前面力的知识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单个力的分析过程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在知识的整合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练习做好规范演示.

三、关于作图法求解几个共点力合力的教法建议

1、在讲解用作图法求解共点力合力时,可以在复习力的图示法基础上,让学生加深矢量概念的理解,同时掌握矢量的计算法则.

2、注意图示画法的规范性,在本节可以配合学生自主实验进行教学.

第四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

教学设计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力?

2、力产生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总结,并引出新课内容.

二、新课引入:

1、通过对初中学过的单个力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引出共点力、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同时出示教学图片,如:两个人抬水、拉纤或拔河的图片.(图片可以参见多媒体素材中的图形图像)

2、提问1:已知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F2的大小分别为50N、80N,如果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其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样?(教师讲解时注意强调:‘描述力的时候,要同时说明大小和方向,体现力的矢量性’)

3、提问2、进一步在问题1的基础上提问,若F1、F2的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其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样?

教师引导学生得到正确答案后,总结出“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

物体受几个力共同作用,我们可以用一个力代替这几个力共同作用,其效果完全相同,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已知几个力,求它们的合力叫力的合成.

指明:

(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力方向相同.

4、提问3、若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其合力大小又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样?

教师出示投影和图片:两个学生抬水对比一个同学抬水,让学生考虑:一个力的效果与两个力的效果相同,考虑一下是否“合力总比分力大”?

5、教师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演示器演示力的合成与分解实验(演示实验可以参考多媒体素材中的视频文件);

演示1:将橡皮筋固定在A点,演示用两个力F1、F2拉动橡皮筋到O点,再演示用F力将橡皮筋拉到O点,对比两次演示结果,运用力的图示法将力的大小方向表示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获得和理解力的平行四边性法则,在实验前,教师可以设计F1、F2的大小为3N和4N,两个力的夹角为90度,这样数学计算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会发现F1、F2和F的关系满足勾股定理,进而得到力的平行四边性定则,教师总结: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作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

6、学生可以通过分组实验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性定则(可以参考多媒体资料中的视频试验):

试验器具:一块方木板,八开白纸两张,大头钉若干,弹簧秤两个,橡皮筋一个,细线若干,直尺两个,

学生在教师的知道下,组装好试验设备,进行试验验证.

强调:需要记录的数据(弹簧秤的示数)和要作的标记(橡皮筋两次拉到的同一位置和两个分力的方向)

7、教师总结:经过人们多次的、精细的试验,最后确认,对角线的长度、方向,跟合力的大小、方向一致,即对角线与合力重合,力和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

8、让学生根据书中的提示自己推倒出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式.

 三、课堂小结

 探究活动

关于“滑轮”问题的研究

题目

关于“滑轮”问题的研究

内容

在初中学习的有关滑轮问题后,对“定”、“动”滑轮作用的理解,尤其是动滑轮的使用时,是否一定省力?研究一下初中的物理课本,在什么条件下,应用动滑轮省力最多?观察生活中应用滑轮的实例,说出自己的心得,或以书面形式写出相关内容以及研究结果。

力的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使用筷子,激发幼儿自己动手做事的愿望。

2、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筷子、 盘子、糖、红绿两种颜色的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a) 感知体验,教师幼儿在门口

老师:"今天,陆老师来做猴妈妈,你们来做我的孩子小猴宝宝好吗?"(好)

猴妈妈带着小猴在音乐的伴奏下边唱歌边跳进教室。

猴妈妈:"每个猴宝宝找到一个位子坐下来。"猴妈妈:"今天我请猴宝宝吃糖。"

猴妈妈:"用手拿着吃不卫生,那怎么吃呢?用筷子夹,看看我的宝宝谁会用筷子把糖夹起来。"

猴妈妈:"让妈妈先试试看。(妈妈用筷子夹糖)夹住了,啊呜,啊呜,真好吃。"

猴妈妈:"猴宝宝,你们想吃糖吗?"(想)谁愿意上来夹住糖的。幼儿(猴宝宝)拿筷子讲自己怎么夹。

猴妈妈:"原来是把筷子放在这两个手指的中间,把筷子分开,用力一夹,糖就夹起来了。"

猴妈妈:"哪个宝宝还想来吃糖的。我们一起看看哪个宝宝的筷子用的好。猴宝宝,记住了只夹一粒糖。"

b) 操作练习

猴妈妈:"我的宝宝真能干,会用筷子夹糖。妈妈昨天不小心把一些豆子混在一起,可怎么办呀

猴妈妈:"谁愿意帮助妈妈,先用筷子夹豆子,放在盘子里,端着盘子走到放豆子的篮子跟前,

把红豆子和绿豆子分开!"

一名幼儿上来示范。拍手鼓励。

猴妈妈:"你们都想帮妈妈吗?请你们去夹。"

幼儿操作,教师随机帮助指导。

c) 小结,自然愉快结束。

力的教案 篇4

目的.:

1、能简单地画小兔头部的不同姿势以连环画的形式记录故事内容。

2、培养幼儿仔细的观察能力。

准备:纸、彩笔、记号笔、实物:气球、灯笼、萝卜

过程:

1、师复述故事内容。

2、分析故事四情节并尝试把小兔不同的姿态画下来。

今天,我们来学习用连环画的方法把刚才的故事画下来,好吗?

(1)首先,我们来看看小兔来到采地里它看见什么?(萝卜)谁来把小兔看见萝卜的情景画下来?幼儿个别尝试。

(2)小兔看见右边上方有个红气球,那小兔的头是怎么样的呢?谁来做做看,然后谁来尝试怎样画呢?小兔的耳朵应画在哪里呢?幼儿个别尝试。

(3)反过来,看见左边上方的灯笼,小兔的耳朵的方向又在哪里呢?幼儿上前尝试。

(4)最后小兔看见了太阳又是怎样呢?我们可自己想想。

下面我们一起把小兔的故事画下来,可只有一张纸怎么把故事画下来呢?(启发幼儿用记号笔画格子表示出来)

3、幼儿作业,师提醒幼儿碰到困难向别人请教。

4、幼儿作品展览,看看你喜欢哪幅画,还可把你喜欢的画想你朋友介绍,同时一起讲小兔的故事。

力的教案 篇5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二力合成演示器、投影仪、交互式动画

教学设计示例

(一)新课引入

上一节我们学过了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但是物体受到的力大多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互成角度的.例如,两个人在打夯时,他们用来提夯的力是互成角度的.那么,两个互成角度的力又该如何合成求它们的合力呢?

(二)新课教学

1.演示实验

参照课本中的演示实验中的第一步,请两位同学分别用弹簧秤向不同方向把橡皮绳拉长到某一长度,记录两个力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

(学生操作,教师沿着拉力的方向做出力的图示)

再用一个弹簧秤代替刚才的两个弹簧秤拉橡皮绳,即用一个力F代替F1和F2两个力的共同作用,记录弹簧秤的读数和拉力的方向.

(教师演示并画图)

2.分析实验

(1)力F1和F2的合力大约多大?

(2)合力F和两个力F1和F2比较,合力F比F1和F2之和大还是小?比F1和F2之差呢?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F比F1和F2之和要小,比F1和F2之差要大.

3.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方法

本知识点的教学可使用交互式动画辅助教学.

以F1和F2的力的图示为一组邻边做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就可以表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改变两个力的夹角重做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它们合力的方法是成立的.

用投影仪将交互式动画投影到屏幕上,找几名学生亲自拖动鼠标,改变两个力的夹角,观察它们的合力大小如何变化,合力与分力的夹角如何变化?

最后教师在学生观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两个力互成角度时,它们的合力小于这两个力之和,大于这两个力之差;两个力的夹角减小时,合力增大;夹角增大时,合力减小.当两个力的夹角减小到 时,合力就等于两个力之和.当两个力的夹角增大到 时,合力就等于两个力之差.因此可以说,我们在上节所学的在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是这里所学知识的特殊情况.

(三)总结

教师可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力的合成的方法,例如三角形定则等.

力的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力的基本知识

2、难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例如:提起一桶水、踢足球、推动物体等等)

(二)讲授新课

1、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探究活动:实验器材:橡皮筋、弹簧、乒乓球。体会对这些器材施加力时,这些器材有什么变化?

结合课本里的插图以及教学VCD,让学生讨论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补充一些常见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力的大小: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500N。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学生探究活动:(1)用不同大小的力去拉弹簧,观察弹簧是否不同

(2)用不同方向的力弹击乒乓球,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是否不同

(3)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的长铁片,每次手的位置离桌面的距离都不同,观察长铁片的形状改变是否不同

引导学生从实验总结得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练习:画出木块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拉力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活动:(1)拉开弹簧时,有没有感觉到弹簧也在拉自己的手?

(2)乒乓球打在桌面上,有没有被弹起?

(3)观察书本图11。4—4,能得到什么启示?

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子并进行解释。

(三)课堂小结

1、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2、力的有哪三个要素?

3、怎样体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布置作业

1、书本第33页第2、3、4、5

2、完成同步练习

力的教案 篇7

设计意图:为了让幼儿更好的了解交通规则,树立安全的交通意识,认识红绿灯及简单的交通规则。在游戏中锻炼幼儿的平衡力和协调性。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我是小司机》这节体育活动。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信号灯的功能,能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在交通设施的帮助下安全通行。

2、通过活动使幼儿能够在游戏中锻炼自身的平衡力和协调性。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信号灯 、呼啦圈、《汽车开来了》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具信号灯,导入活动。

教师:(1)小朋友们,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见过这些东西?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用途吗?(请幼儿回答)

今天老师带你们玩一个游戏。出示红绿灯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用处和作用,在游戏中老师是一辆大汽车,小朋友是一辆小汽车。

二、创设情境,体验交通规则。

幼儿跟着老师开汽车(嘟嘟~~~~~~~~)

力的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认识测力计的各个部分,知道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2、技能目标:经历测力计产生,改良的过程。科学规范地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3、情感目标:体会到工具的产生源自于生活的需求,又能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

经历测力计的产生,改善的过程。

教学难点:

正确,科学地使用测力计。

教学准备:

小组(橡皮筋,回形针、硬纸板,砝码,等)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你知道了多少

回顾前一天傍晚教师发给学生的学习资料(由于是四年级的学生,对各种力的了解几乎没有所以安排了提前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说一说,看看学生的了解情况。

二、猜一猜,说说理由

1、出示铃铛、卷尺。

2让学生猜一猜,哪个所产生的重力更大?说说你判断的理由。(预设学生会根据大小,材质等进行猜测。)

三、想一想,小组之间比一比

1、前面我们对铃铛和卷尺的重力进行了猜测,那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大致地比较出来吗?

教师展台出示橡皮筋,回形针。

2、小组之间讨论一下,能不能利用教师提供的这两个实验材料比较出这两个物体哪个产生的重力更大。

3、学生汇报测量比较的方法。(预设:将物体挂在回形针上,利用橡皮筋的拉伸度进行比较)

四、做一做,我们的工具更好了吗

1、前面的装置是能初步的比出铃铛和卷尺哪个所产生的重力更大,但总觉得有缺陷,能比较出来但不够准确。

2、如果让我们制作一个能比较准确测出力的大小的工具,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对这个工具进行改良?(小组讨论并填写实验记录单1)

3、汇报交流改良的建议(预设:需要刻度比较,安装提环方便测量等)

4、教师提供活动材料,小组合作完成改良简易测力计的活动。并画出你们小组的测力计。

5、展台交流各组的测力计,提出意见。

五、认一认,实验室里的测力计。

1、教师出示实验室的测力计,PPT出示弹簧测力计各个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2、对比自己设计的测力计,进一步加深感受。

六、用一用,测测身边的物体产生的力的大小

1、PPT出示使用测力计的注意事项,学生自主学习。

2、测一测身边的物体所产生的重力。(PPT出示测量要求,完成实验记录单表格3的填写)

3、交流测量结果。

七、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

教学反思:

我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意图是基于科学核心概念的教学,本课是科学工具的教学课,如果单纯地让学生认识、学会使用工具,学生可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较好地掌握测力计的使用,但教学失去了深度。每一种工具的出现,肯定是顺应时代的要求,经过人们不断地尝试和改良才最终形成的。基于如此,本课的科学核心概念目标定为:学生经历测力计的产生、改良完善的过程。体会到工具的产生源自于生活的需求,又最终服务于人类的生活。

基于科学的核心概念本课设计了猜测“两个物体重力大小”、“想办法比较重力大小”、“设计改良我们的测力计”等环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工具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测力计又安排了“认识实验室测力计”和“利用测力计测量身边的物体两个活动”。

上完课,反思自己的教学,很多的地方需要改进。

1、实验的目的性不是很强:导入时运用的铃铛和卷尺并没有一直沿用到往后的教学环节中,以至于学生对于往后的设计测力计的活动感觉茫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导致整个教学环节的脱节,环节之间的跳跃感太明显。学生思维的连续性被打断。

2、对于测力计的设计改良活动不够深入:本课中当学生设计完成具有大刻度的测力计以后,我就将课堂教学转入实验室的测力计认识和使用上。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再出示一个重力界于两个大刻度之间的物体。激发矛盾,再次让学生引发思考,进一步改良。将自己设计的测力计贯穿于整节课堂,那么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将进一步的得到发展和提升。

3、课堂细节处理不够:教师的语言组织不够简练、科学。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有待提高,当学生的表现优异时缺乏及时的鼓励与表扬,导致整节课堂的气氛不够活跃。

4、实验记录单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本课中我设计了一张实验记录单,分成三个表格。第一个写建议和改良的措施;第二是画设计图;第三是记录身边物体的重力。实验记录单是能够很好地记录下学生思维发展的载体。但本节课中,记录单可有可无,学生对记录单的填写不知所措,以至于下课后还有很多学生的记录单是空白的。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是老师的指导不够细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完成。记录单的本身设计可能在存在着问题。

总之,一节课下来问题多多,感受颇多。也为我以后的课堂教学积累下了宝贵的经验。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的科学课堂或许会有更多的精彩。

TAG标签:八篇 模板 教案 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