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15篇

荟萃库 人气:1.14W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15篇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1

说到“情”,就想到“情趣”、“情感”。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追求:有趣生动,情真真意切切,以情动人。我们常认为有情自然能打动人。

可我们小学课堂中的情从哪儿来?怎么来?以《我们爱你啊,中国》为例,传统的课堂,我们可能这么上:听歌曲《我爱你,中国》,营造氛围,拨动心弦;然后激情导语揭示课题,引发兴趣;欣赏祖国图片,想象画面,感受美丽风光,激发自豪感。面对这样的教学,我在想:教学手段越感性,教出来的学生越缺乏感性的能力。初中教学是否也这样?小学六年级是否还应该这么教?如何实现小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的接轨?我以为:传统的教学多以各种手段引导学生步入特定情感,更适用于小学中低年级,到了高年级我们应尝试理性的教学,让学生学会自己挖掘文本情感,学会欣赏。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如此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大量查找相关资料,丰富认识,帮助学生在脑中建立情境,由衷发出感叹:祖国真大、真美、历史真悠久……读中感悟、深化认识、抒发情感;从句式表达出发,学会鉴赏,挖掘情感。

(1)主线分明“我们爱你啊,中国”,反复吟诵,发自肺腑。

(2)句式整齐,层次分明。读,感受情感步步高昂。

(3)定语后置。如“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感受情感迸发点;仿写,深化情感,转化为表达需要。

a寻找材料,分类(文化遗产、壮丽山河、丰富物产……)

b选取典型事物,收集大量相关材料,丰富自己的情感。

c仿写,以“我们爱你啊,中国”为题,以“我们爱你——”为起句,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2

今天在上这一课2-6节重点部分时,运用了“概括-诵读-迁移”的三步曲。

首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用小标题的方式概括2-6节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我要求学生先自己练习概括,再与同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学生有用七个字概括的(如锦绣的山山水水、丰富的地方特产),有用四个字概括的(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等,在斟酌和讨论中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避免了逐句理解的支离破碎。

在理解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回到字里行间,用“诵读”这个诗歌教学最传统最有效的方法进行语言的内化和积累,开展了“自我陶醉”、“伙伴竞赛”、“好友推荐”、“小组合作”、“挑战高手”等诵读活动,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读书兴趣,徜徉在美丽的诗行,不觉中已经熟读成诵,我要求学生当堂背诵,并展开比赛,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接下来趁热打铁进行迁移,要求学生就其中一个方面模仿一小节进行仿写,学生在理解和诵读的过程中加温的情感此时喷薄而出,已有的经验得到了开启和激活,而高强度的思维活动又给他们带来了挑战的愉悦,于是少则一段,多则几段甚至整首诗歌开始了自己的建构,摘录一些:“我们爱你——江南水乡的温文尔雅,塞外大漠的奔放豪气,古老北京的深沉传统,现代椰岛的热带风情。”“我们爱你——东海渔船的点点白帆,香山落霞的片片红叶,南疆春来的丛丛绿草,北国冬日的莹莹白雪。”“我们爱你——桂花糕的清香,盐水鸭的美味,蒙古烤羊的香酥劲脆,天津麻花的独特风味。”

想到诗歌教学的要义:整体把握、模糊理解、诵读为主、适当迁移。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3

《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饱含激情的诗歌。赞美了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教学本课,我引导学生牢牢抓住文本的妙句,细细品读,逐步感悟思想感情。

一、读悟结合

诗歌的语言是十分美的,值得细细品品味。比如,“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黄山、庐山的云雾飘渺,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写出了祖国壮丽的山河。不仅对称,而且文字美丽,节奏感强,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祖国对我们的召唤。

类似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学到这样的句子时,我会和孩子们停步驻足,一边读一边欣赏,从字词到整个句子,不仅理解词语,同时感受词语的运用之巧妙,感受人物心情,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和祖国的热爱。朗读,一直充盈着整个教学,有感情朗读在逐步品味中慢慢得到培养,情感在慢慢朗读中得到升华。

二、仿写同步

课文2-6自然段从不同侧面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多样的民族、光辉的历史和伟大的成就,我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仿写其中一到两小节,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创作的欲望很强烈,有的是自己动脑筋写,有的同桌相互合作,创作出了不错的作品。例:

我们爱你——

泰山的高耸入云,

京杭大运河的连绵不断,

华山、嵩山的怪石嶙峋,

九寨沟的风景如画。

学生的语言更丰富了,表达水平得到了提高。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4

这是开学的第一节课,我思考着应该怎样去上,该以什么样的面貌来面对我的学生们。因为我知道这一节课格外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这学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以后的语文课。我思考了很久,反复钻研教材,可还是觉得心里没有底。上课了,我首先用简练的语言进行导入,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朗读。通过朗读,我觉得这个班级的学生大部分读书水平挺好的,当然,还有一部分学生的朗读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语速过快、发音不准、没有感情变化、唱读),对于这些学生,我想尽快帮助他们训练,以提升他们的水平。

一:在这节课上,有一点我觉得我做的很好,就是课堂上既注重了学生的朗读,又注重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在读书时还要求同学们“不动笔墨不读书”,当然,这也需要长期的坚持,这也需要我的不断督促。

二:举一反三讲解方法的的运用。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学好这篇文章,我选了几节具体的讲,然后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自学其它自然段,举一反三,如第一节,我首先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边看地图边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到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写出了祖国的幅员辽阔,这种图文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对课文的把握更加清晰。

三:课内外相结合,进行适当的拓展练习。在讲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用赞美祖国山河的古诗和名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中国山河的热爱。如“桂林山水甲天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又如“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总之,这节课感觉心里挺充实的。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5

在学习这一课之前,我已经让同学们充分预习了课文,昨天布置同学们回家把这一课的生字写23112(两个拼音,三个字,一个部首,一个音序,组两个词,其中必须有一个是文中的)。今天收上来一看,有一个问题着实让我吃惊,只有4位同学能严格按照我的要求来做,字迹工整,没有错误,其余的人人有或多或少的错误,还有七位同学把课题写错,除了两个是由于笔误而造成的,有两位写成了《我爱你啊,中国》,还有两位写成《啊,我爱你中国》。

这不由得又让我想起了上学期一次小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从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写出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课文的题目(要求写出5个)。结果发现,能把5个题目写得全对的竟然大约只有60%。这不禁让我们惊讶:学过的课文,居然有这么多同学连题目都忘记了。这不得不再次引起我的深思与反省:我们在教学时也许忽视了对文题的教学,有时一读了之,有时一节课连题目都不板书。我们教师淡化了题目,学生出现这样的状况也许就不足为奇了。

令外,从学生的首次作业用,还证实了我的担心,学生的基础很不牢固,学生习惯不好,尤其是上课听讲的习惯。表面的热热闹闹掩盖了学生听得不实或不会听讲的毛病。

接下来是对课文内容的疏通。也许是几个班的学生刚合在一起,读起书来没精打采的,而且根本不像是六年级学生的朗读,语速很慢,语感也把握不好,真的很让人着急。

面对着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想,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题目时,不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是通过巧妙地引导,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活读文题,审视文题,读出情趣、读出滋味、读出感受,从而获得了独特的情感体验和阅读享受。这样的读题,使文题更鲜活了,人物的形象更鲜明了,文章的思想内涵也更清晰了。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6

今天上完了《我们爱你啊,中国》,这是一首现代诗歌,整篇课文洋溢着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诗歌是抒写心灵的艺术,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它是最富有灵气与情感的一种表达形式。诗歌之美,不仅源于它所表达的内容,也表现在它所呈现出的形式上。诗歌语言凝练、内容简约、意境深远等特点,标志着诗歌的留白多,想象空间大。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的情感与生活体验介入到读诗当中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融入文本,用自己的心灵与文本对话,读出自己的创造,读出自己的个性。课文从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多样的民族、光辉的历史、高尚的品格几个方面来抒写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教学时,我并没有仅仅局限在课文所列举的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意象。比如在教学壮丽的山河这一节时,我问学生:“课文为什么只写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黄山、庐山、长江、黄河?”然后启发学生:“我们祖国有着许多的名山大川,她们是历代文豪抒写的对象,你知道哪些古诗是描写她们?”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背起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望庐山瀑布》等诗篇,以激起学生的感情。语文的学习离不开适当的拓展,在这里我把描写名山大川的古诗带领学生复习一遍,做到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为了让学生了解祖国更多的名山大川,完成课后习题的最后一题:仿写课文一至两节,我让学生介绍自己所知道的其他的名山大川。学生介绍了:黄山、泰山、黑龙江、嵩山、喜马拉雅山等,然后指导学生仿写,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7

学生在暑假中预习了这篇课文。在预习的检查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课文还是比较熟悉的,有些学生甚至很自豪的对我说:“老师,这篇课文我们都会背诵了!”于是在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洋溢着真挚而热烈的爱国之情的现代诗歌的时候,我把重点放到了“动笔”这个环节上了。

课堂上,我分析了诗歌的结构,使学生了解了这首诗歌的总——分——总结构,并让学生体会祖国山水的壮美,物产的.丰富,民族的众多,历史的悠久以及民族精神的伟大,通过朗读,学生们用自己的声音表现了对祖国的爱以及他们那勃发的骄傲与自豪的感情。

只是在仿写课文内容时,有一小部分学生对于“定语后置”这样的写作方法掌握的还不够好。另外,他们无法准确概括一个城市的特点,今后在写作前还应让他们读一读易中天先生的《城市的魅力》这本书。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8

《我们爱你呀,中国》一文学习完毕,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似乎没有把学生带入理想的境地,相关的媒体资料没有时间观看。现作简单反思:

1、学习诗歌有助于激情迸发,本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激情,采用多种方法的朗读:个别读、小组读、齐读、对比朗读、配乐朗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从读中感悟课文内容,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认识祖国巨大的变化,激发浓浓的爱国热情。

2、教学中,遇到不少学生不熟悉的的词语和知识点,比如:帕米尔高原、世界屋脊、南疆、战国编钟、史册等等,通过查阅资料的交流、老师的介绍和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学生有了文字、影像、资料的感性认识,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做铺垫。

3、学习实践,仿照2~6自然段的诗歌形式要求学生写诗,达到了教学的又一个目的:学以致用。学生仿写能力比较强,只是因为知识面的狭隘,局限于身边的事物和学过的知识,拓展的不够宽泛,使诗句在表达中显得指向不明,大小范围不一。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9

《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诗歌,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了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全诗语言凝练形象,结构完整紧凑,感情强烈,富有节奏美和韵律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本课时,首先,我饱含深情地演唱歌曲《我爱你,中国》,优美的旋律把学生带到了银装素裹的北国,碧波滚滚的南海。或许是我第一次在学生面前演唱的缘故,也或许是歌词意境优美的原因,同学们的表情专注,脸上飞扬着激情。唱毕,教室一片哗然:樊老师唱歌真好听!我们的祖国太美了!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于是,我不失时机地板书课题《我们爱你啊,中国》。然后出示教学挂图,指导学生欣赏祖国风光,让学生目睹祖国的壮丽山河。学生耳闻目睹后,爱国之情便在心中涌动,带着这情我让学生自读课文。

然后让他们谈谈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些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喜欢第一节,跳出东海的碧波,依然是群星闪烁银装素裹盎然的春色等短语告诉我们祖国幅员辽阔;有的同学喜欢文中优美的词语清奇俊秀浓妆淡抹云雾飘渺波澜壮阔,这是意料之中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的同学说第三小节让他知道了祖国有许多闻名世界的名产。

一个学生说喜欢我们爱你奋斗书写的史册,汗水浇灌的硕果。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问他为什么,他却答不上来。问班级其他同学,也都说不出所以然。于是,我引导学生联系旧知,问:我们学过赞美松树的诗歌吗?朱梦谨同学脱口而出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颖紧接着说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我又问赞美梅花的诗学过吗?谁来说一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大家争着答。《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的课文还记得吗?

我又问,记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日本人残杀中国老百姓,而聂将军却把两个日本孤女送回日军指挥部,我们中国人宽宏大量周顺祥同学这样描述道。我不失时机地说:伟岸、高洁、胸怀、气魄等词语是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赞美。 可见,教师在课堂上若抓住一些片言只语,抓住一些稍纵即逝的感受,及时诱导学生放飞思维的空间,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既能受到情感熏陶,同时能获得思想的启迪,这样的教学将会使课堂充满活力。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10

《我们爱你啊,中国》用浓重的笔墨,饱含激情的语调赞美了祖国的美丽富饶、悠久历史、光辉成就,抒发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自己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全诗语言凝练形象,结构完整紧凑,感情强烈,富有节奏美和韵律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本课时,我首先播放了歌曲《我爱你,中国》,优美的旋律把学生带到了银装素裹的北国,碧波滚滚的南海。紧接着,我利用多媒体与学生一起欣赏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学生耳闻目睹后,爱国之情便在心中涌动,带着这情感我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让他们谈谈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些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喜欢第一节,“跳出东海的碧波”,“依然是群星闪烁”“银装素裹”“盎然的春色”等短语告诉我们祖国幅员辽阔;有的同学喜欢文中优美的词语“清奇俊秀”“浓妆淡抹”“云雾飘渺”“波澜壮阔”,这是意料之中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的同学说第三小节让他知道了祖国有许多闻名世界的名产。一个学生说喜欢“我们爱你——奋斗书写的史册,汗水浇灌的硕果。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问他为什么,他却答不上来。问班级其他同学,也都说不出所以然。于是,我引导学生联系旧知,问:“我们学过赞美松树的诗歌吗?”有同学脱口而出“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另一同学紧接着说“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我又问“赞美梅花的诗学过吗?谁来说一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大家争着答。学生立刻就想到这是借物喻人,竹子的虚心,秋菊的不畏严寒,不惧挫折,梅花的清高……这是比喻人物的品格,而这里就是指中华民族的精神,学到这里,同学们一下子觉得豁然开朗。

可见,教师在课堂上若抓住一些片言只语,抓住一些稍纵即逝的感受,及时诱导学生放飞思维的空间,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既能受到情感熏陶,同时能获得思想的启迪,这样的教学将会使课堂充满活力。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11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颂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挚而强烈的爱国之情,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简单说歌曲内容。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揭题、范读。请学生谈自己的初步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作上记号。

(3)、指名分节朗读,纠正。要求读通顺。

3、默读全诗,想想课文讲述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小结:

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物产丰富

文化灿烂

民族伟大

奋发开拓

4、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提示: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1)小组讨论。

(2)交流。

第一段:写祖国幅员辽阔,总起全诗。

第二段:以“我们爱你”作为起句,从不同角度,歌颂赞美可爱的祖国。

第三段:总结全文。回顾过去,骄傲自豪;展望未来,奋发开拓。

5、朗读全诗,体味祖国的可爱。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理解:“碧波”、“群星闪烁”、“银装素裹”、“洋溢”、“盎然”。

2、思考:(1)这一段是从什么角度写祖国幅员辽阔的?(季节差)

(2)“啊,我们爱你,中国!”这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总领全诗,是全诗的主旋律)

3、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朗读全诗,说说你知道了祖国哪些可爱的地方。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2节。

(1)朗读第2节。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3)默读体会,第2节表现了什么?(祖国山河的雄浑壮丽)

(4)有感情朗读第2节。

(5)除了诗里写的,你还知道哪些祖国的美丽风景。

(6)朗读、背诵。

(7)小结学法:

朗读诗句,理解词语。

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联系积累,丰富画面。

感情朗读,联系背诵。

2、运用学法,自学3~6节。再交流讨论。

第3节:介绍祖国名产。理解:醇美光洁绚丽巧夺天工

第4节: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风物。简介: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吐鲁番、戈壁滩。理解“巍峨”。

第5节:古老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的成就。介绍战国编钟。

第6节:伟大的民族精神。理解:“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刚强不屈、纯洁高尚、胸襟博大、气魄恢弘)举个例子说说这些精神。

3、朗读第2~6节,进一步体会祖国的可爱。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1、朗读第七节,说说“骄傲、自豪”是针对什么说的,“奋发、开拓”又是针对什么说的。

2、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在全诗中的作用。(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升华主题)

3、有感情朗读,表现豪迈之气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

四、朗读、背诵全诗

五、作业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2、利用班会时间,把自己游览过的某个地方,知道的某个特产,古老的历史文物等,向同学们说说。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文的教学仅仅围绕着“爱”字进行,沿着“爱什么”、“为何爱”、“怎样爱”的思路展开,将朗读、感悟与体会文体特点和练笔巧妙融为一体,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祖国的可爱,体会到了作者所表达的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而且,学生能够通过抓住诗中的重点词语的品评来体会思想感情,达到了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的境界。

不足之处:重点感悟过程有些平均用力,未能达到由学习实践提炼出学习方法,再指导学习实践的境界。另外,补充资料运用得不够充分,比如“奋斗书写的史册,汗水浇灌的硕果。”这样的句子,适时补充资料,就会是学生更加深切地感悟。

教学建议:1.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课文一个自然节的教学,提炼出学习方法,让学生运用方法,进行其它小节的自学,尔后进行交流。2.教学准备应该更加充分,适当补充资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感悟。3.指导练笔环节也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素材。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12

这是一首诗歌,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了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全诗语言形象,结构完整紧凑,感情强烈,富有节奏美和韵律美。

学习诗歌有助于激情迸发,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激情,同时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学完第二小节后,采用了小组自学的方法,让学生从先想象画面,再结合自己搜集的多方面资料,来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认识祖国巨大的变化,激发浓浓的爱国热情。遗憾的是,学生能真正搜集材料的不多,对祖国的很多方面了解甚少,导致在交流环节有点拖沓,致使课堂时间不够,使得仿写的教学任务没得完成。

于是将这项作业放在了家作中,正好让学生课外再去搜集更多的资料,使得仿写的内容更加广泛。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思量如何合理安排教学任务,使教学内容少而精,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他们的课余负担。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13

开学不久,笔者在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十二册的第一课《我们爱你啊,中国》时,就遭遇了难题。《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诗歌,主要介绍了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笔者在教学该课的第四自然段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生:(全体自由读课文)

师:请谁来说一说。

生:本段主要介绍了祖国各个民族不同的特色。

师:不错。谁来具体的谈一谈各民族的特色?

生:傣族有独特的竹楼。

生:藏族有闻名世界的布达拉宫。

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盛产葡萄和哈密瓜。

生:内蒙古的大草原上有成群的牛羊和骆驼。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下面我们来……

刚准备进行下面的教学环节,突然发现有个男同学的手始终举着,笔者很奇怪,于是决定问个究竟。

师:高庆,有什么问题?

生:(坚定地)老师,我觉得这段课文中有个错误。

师:噢,错在哪儿?

生:哈密瓜的“密”错了,应该是蜜蜂的“蜜”。

生:(急切地)不对,应该就是这个“密”。

听声音就知道了,打抱不平的是本班的“小博士”宦云成,他们两人是本班出了名的一对“冤家”。听了他们的发言以后,课堂上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对的”、“不对”、“是的”、“不是”,争论声此起彼伏。面对此情况,笔者决定根据他们的争论因势利导重新安排教学环节。

师:大喊大叫可不能解决问题。究竟谁对谁错,请讲出理由。

生:(满怀信心地)哈密瓜是甜的,当然该用“甜蜜”的“蜜”。

生:哈密瓜是……是……

生:别光是呀,到底是什么呀?

看着宦云成焦急的样子,笔者及时给予了引导。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读一读这句话,“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有意识地重读“哈密”二字)

生:齐读“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

生:老师,我知道了。

看着朱庆玉高高举起的手,笔者连忙示意她回答。

生:哈密瓜就是哈密那个地方出产的瓜,哈密是个地名,所以应该用山字底的“密”。

生:对,我爸爸上次还从新疆带回来一个呢,可好吃了。

此时,宦云成才若有所悟地说道。顿时,“刷”地一下全班同学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笔者的身上,他们都在等待我的“宣判”。

师:对,哈密是新疆的一个地区,哈密瓜就是哈密的特产,所以应该用山字底的“密”。

话音刚落,宦云成得意地冲着高庆挤了一下眼睛,高庆则悻悻地低下了头。笔者意识到此时必须给高庆适当的鼓励,以保护他的上进心与求知欲。

师:虽然高庆的答案是错误的,但老师仍然要表扬他,表扬他这种敢于怀疑的精神。请大家为他鼓鼓掌。

生:(全体热烈地鼓掌)

师:下面让我们齐读全段,一起来感受伟大祖国各民族的特色。

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笔者原先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文中的语句来感受各民族的特色,进而体会祖国的伟大。如此的设计,学生对祖国各民族的特色定会有所了解,但肯定不会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而通过让学生围绕“密”字展开争论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不仅使他们记住了“哈密瓜”这个词(作业时全班无人把“密”字写错),而且也牢牢地记住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特产除了有吐鲁番的葡萄外还有哈密的瓜,捎带对该段的傣家竹楼,藏族的布达拉宫和蒙古的牛羊、骆驼都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更为重要的是,如此安排的教学环节是孩子们乐于接受的。在争论中学习,学生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从中感受到了成功的欣喜,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兴趣,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况是多变的,随机生成的。广大教师既要有课前对教学内容积极充分地准备、积累,也要有课上应对突发状况的机智、沉着,这样才能使得学生们在课堂上乐学、善学、勤于学,学有所得。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14

课前已经让同学们充分预习课文了,昨天布置同学们回家把这一课的词语抄写两遍,今天收上来一看,有一个问题着实让我吃惊,有六位同学把课题写错,除了两个是由于笔误而造成的,有两位写成了《我爱你啊,中国》,还有两位写成《啊,我爱你中国》。这不由得又让我想起了上学期一次小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从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写出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课文的题目(要求写出5个)。结果发现,能把5个题目写得全对的竟然大约只有60%。这不禁让我们惊讶:学过的课文,居然有这么多同学连题目都忘记了。这不得不再次引起我的深思与反省:我们在教学时也许忽视了对文题的教学,有时一读了之,有时一节课连题目都不板书。我们教师淡化了题目,学生出现这样的状况也许就不足为奇了。

不由得我又想起了一位特级教师处理题目的一个场景,是执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在揭示课题后,他颇具匠心地指导学生朗读课题:

师:谁来读课题?要突出英雄人物来,应该怎样读?

生: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学生读时重点突出了“董存瑞”)

师:突出事件应该怎样读?

生: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学生朗读时重点突出了“炸暗堡”)

师:突出人物的精神应该怎样读?

生: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学生朗读时突出了“舍身”)

师:突出怀念、景仰,敬佩的心情应该怎样读?

(学生缓慢、深情地朗读课题)

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题目时,不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是通过巧妙地引导,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活读文题,审视文题,读出情趣、读出滋味、读出感受,从而获得了独特的情感体验和阅读享受。这样的读题,使文题更鲜活了,人物的形象更鲜明了,文章的思想内涵也更清晰了。如果我们老师在对待课文题目上都能像这位老师用“心”一些,我想,记不住或记错题目的现象就不会有。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2)

《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诗歌,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了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全诗语言凝练形象,结构完整紧凑,感情强烈,富有节奏美和韵律美。

由于教室的电脑坏了,所以制作的课件不能用,大家都觉得很可惜。在教学时,我只能自己唱了几句《我爱你中国》的歌。但学生还是觉得很好听。接着,我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由于班级中朗诵水平好的学生并不多,所以第一堂课主要以杜为主,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朗读,并在读中概括出每一小节的意思,这样便于学生记忆。一堂课下来,好多同学都会背诵了。

以“读”为经,以“悟”为纬,读悟结合,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抓住句子感悟,但效果不好,一个寒假下来,发言的学生不多,只提出了“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是一句拟人句,并说出了这句话的出处,后来在我的提醒下,又找到了比喻句以及意思深刻的句子。不过小作文做得还可以。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15

小学各阶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于是,在教学时,我根据教材的特点,没有横讲解竖分析,而是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上,在读中体会,理解诗歌的主旨,感受祖国的美好与辉煌。

如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跳出东海的碧波”、“依然是群星闪烁”、“银装素裹”、“盎然的春色”等体会祖国幅员辽阔;抓住“清奇俊秀”、“浓妆淡抹”、“云雾飘渺”、“波澜壮阔”感受祖国风光的明媚可爱,山河的雄伟壮观;抓住“清香”、“醇美”、“光洁绚丽”、“天工巧夺”体会祖国的物产闻名世界……通过范读、自由读、小组读、集体读等形式反复地吟诵,用祖国的美丽富饶、悠久历史、光辉成就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渗透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教育,犹如在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架起一座心灵之桥,会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当讲到中国的物产丰富时,引导学生先回忆自己家乡的物产,以此唤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浓浓的爱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这样,学生就能更深入地领悟诗歌中所蕴含的感情。

学习这首诗歌,我想学生感受到的是作为一名中国人的幸福与自豪。孩子们啊,就让我们用最纯真的感情来诵读这首诗,把最深情的祝福送给我们的祖国。

TAG标签:反思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