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金鱼死亡之谜教学设计

荟萃库 人气:2.86W

教学目标:

揭开金鱼死亡之谜教学设计

能坚持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能通过统计图表等方式整理数据。 能分析相关数据并做出判断和结论。

教学重难点:

获取实验数据,并做出合理分析。

课前准备:

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首先让学生选定实验地点。每个小组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在教室里、科学教室或某个同学家里进行实验,然后按实验方案组装实验装置。应先把一切物质环境都准备好,然后再把金鱼放进去。在每组实验器材的旁边应设立一个实验标牌,上面写清楚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实验步骤,以及负责人等。

1.观察并记录数据。这是一个中长期的实验,所以应做好坚持观察一个月的准备。这项观察应与其他教学内容穿插进行。

为了尽量保证一些无法控制的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进行定时观察,即在每一天固定的几个时间点去观察和记录数据。具体观察的时间点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决定,避免与其他课程发生冲突。由于金鱼的生活还可能受到天气、气温等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我们还应提醒学生同时记录当时的天气、气温等数据。

在实验中,还应定时对金鱼进行适当护理。如换水、投饵等等,但这些护理工作必须遵循不扰乱实验条件的'原则。比如在“放养密度的实验中,如果要换水,就必须都换,不然就使水质环境这一因素发生改变,势必影响到实验结果。

2.整理数据。经过大约一段时间的实验观察,学生会获得大量的第一手数据。但是由于这些数据存在着有效与无效之分,数据的获得也较为零散,并不能直接指出实验的结果,老师要带领学生接下来就要引导学生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指导学生整理资料与数据。学生在分组调查中取得了大量的资料、数据、信息。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对这些材料进行分类整理、筛选,有价值的要保留,重复的、无用的资料要去除。有价值的资料按不同的调查内容分类,用图片、图表、访谈记录等形式不表示,并将有关访谈记录的文字修改通顺。 筛选资料时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它们是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吗?资料是否真实可靠?它们是否提供了足够的信息?内容详细吗?它们是最新的吗?记下了获取资料的时间了吗?

3.分析数据。这里将引导学生分析整理后的数据,试图发现一些规律或付出结论。老师带领学生复习以前的分析实验数据的基本方法,基本途径。让他们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老师可以拿一份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作为一个样例。指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导入:鱼类已经出现了4.5亿年,是脊椎动物的鼻祖,目前有鱼类2.4万种。金鱼是常见的观赏鱼,它身姿奇异,色彩绚丽,可以说是一种天然的活的艺术品,因而为人们所喜爱。

首先老师组织把实验演示一遍,每个组演示,分析自己的实验可能涉及到的因素。金鱼生活的环境是一个由水、温度、生物密度、食物、光照等因素构成的综合环境。

1、探究放养密度对金鱼生活的影响。

实验条件:鱼缸里放1升水,两棵水草。

实验变量:

1号缸里放2条金鱼。

2号缸里放4条金鱼。

3号缸里放6条金鱼。

4号缸里放8条金鱼。

5号缸里放10条金鱼。

在此基础上,观察鱼缸里的金鱼活动是否频繁,生活是否好。

2、探究水质对金鱼生活的影响。

实验条件:每缸1升水,2条金鱼。

实验变量:

静置4小时后的自来水。

未静置的自来水。

过滤后的河水。

未处理的普通河水

在此基础上,观察鱼缸里的金鱼活动是否频繁,生活是否好。

3、探究水温对金鱼生活的影响。

实验条件:水1升、金鱼(5条)、水质(静置4小时后的自来水)、鱼食(一天5粒∕条)

实验变量:

阴凉处水温。

阳光下水温。

室内水温。

阳台上水温。

在此基础上,观察鱼缸里的金鱼活动是否频繁,生活是否好。

4、探究食物对金鱼生活的影响。

实验条件:水1升、金鱼(5条)、水质(静置4小时后的自来水)、鱼水温(鱼缸置放于同一教室)

实验变量:

5粒∕条。

50粒∕条。

100粒∕条。

200粒∕条。

在此基础上,观察鱼缸里的金鱼活动是否频繁,生活是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