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四年级的作文10篇

荟萃库 人气:2.16W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的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四年级的作文10篇

四年级的作文 篇1

我的好朋友是这学期刚转的一名男生,他就是长得帅呆了的“付佳明”。今年十岁,金牛座。

他虽然是金牛座,但脾气并不像牛那样暴躁。

他长得真像阿头木:眼睛小小的,眉毛淡淡的,红彤彤的脸蛋上有一个明显的包,两颗兔牙,这便是他了,、。

考了一百分,他从来不骄傲,绝不会做对不起任何人的事,整天笑着那张瓜子脸,一笑,两眼眯成一条缝,有点刘德华的风格,缺点嘛,几乎没有。

我们挺有缘的,同年同月同日生,他就住在我家楼下,我们还经常在同一辆公交上遇到。

我们能成为好朋友,多亏了那块既令我难忘有让我讨厌的石头,那天我们俩一起去打饭,打完饭我被石头绊了一下,扑一下,摔了个四脚朝天,他跑过来友好的冲我一笑,把我扶了起来帮我重新打了饭。

小时候他经常来我家玩,我总给他吃饼干巧克力等,他妈妈每次来都会给我带果冻吃。

自从有了他,我不再孤独了,当我悲伤是,他一笑,我就特别开心,上帝送来了一个“开心果”,我感激不尽。

锦上添花是哥们,雪中送炭是朋友,心有灵犀一点通是知己,一生知己不多,你就是我的知己。

四年级的作文 篇2

我们武义有一座牛头山,传说是古代的思想家老子骑的一头牛变成的,远远看去山峰就像一对牛角。牛头山还出过一位采药炼丹的仙人。

牛头山上,树很密,草很深,花很多,石板铺成的一级级台阶,粘着透绿的青苔,曲曲折折地指引着我穿花绕树地走进牛头山。

牛头山最让我喜欢的就是水。

牛头山的水是会走路的。直走的水,步子很大流得飞快;转弯的水,被石头挡着流得慢一些;急行的水,冲出了一条条白色的小瀑布;迂回的水,漾成了一个个绿色的小水潭……

牛头山的水是可爱的。山中的树们都爱它,掉下一片片叶子做小船给它玩;山里的花们都爱它,朵朵探着头把身影投在水面上开放;水中的鱼们都爱它,摇头摆尾地陪着它蜿蜒徐行,跳涧越石做游戏;水里的石头们也爱它,一块块大岩石横卧着像故意被它拌倒了……

我光着脚丫站在水里,水儿也来找我玩,用冰凉凉的水流挠得我脚痒痒。我用手把水泼得高高的,阳光照下来,水滴折射出红的、黄的、绿的、紫的光……仿佛一串串彩色的珍珠拉着阳光的线在荡秋千!

我想找出牛头山的水是从哪里来的,是老子骑的牛滴下的汗水化成的吗?还是仙人采药炼丹时留下的神水?水流却没空回答我,它忙着快乐地奔跑着,汇聚在一起,让潭水越来越深,越来越绿……

这就是我们武义的牛头山,它因为有过仙人而出名,可我最爱的却是牛头山的水精灵!!!

四年级的作文 篇3

老师的手是神奇的,是与众不同的,是具有魅力的。

音乐老师能让我们大饱耳福。

有一次,在音乐课上,励老师为我们演奏了一曲《月光曲》。她的十只手指在琴键上弹跳着,优美的旋律随之而来。她的双手时而左,时而右,旋律也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此时,我不禁想起了课文《月光曲》中贝多芬弹琴时的一幕幕情景:一缕缕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微波粼粼的海面上------同学们在旁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身临其境。但是励老师最拿手的是拉小提琴。她左手拿着琴,右手拿着弓,像个演奏家。她的右手一上一下的,左手的五个手指在琴板上快速地跳动着。一个个小蝌蚪似的音符都被励老师驯服了,变成了一首首美妙的乐曲。

美术老师的手让我们大饱眼福。

在一堂美术课上,朱老师向我们大显身手了一番。他手举着画笔,在洁白的纸上飞舞着,只一会儿工夫,一幅栩栩如生的画便展现在我们眼前:东方出现了一片美丽的朝霞,一只活灵活现的大公鸡站在大石头上啼叫,真是金鸡报晓啊!当同学们画不好的时候,朱老师只要在画卷上“簌簌”地修上几笔,一幅逼真的画面就出现了。朱老师真不愧是神笔马良再世啊,我们自愧不如。

有一次,我竟然忘带了水彩颜料,这可怎么办呢/我在美术课上只能呆呆地坐着,看着别人画画。下课后,朱老师把我叫进办公室,拍了拍我的肩,仿佛在对我说:“你呀,记忆力也太差了吧。上界课我千强调,万嘱咐,你今天怎么又忘了呢/今天就算给你的一次教训,下次不能再忘带了。”我在旁边一个劲地点头。

老师的手让我享受到了音乐的灵感,欣赏到图画的美,还教育了我。老师的手真神奇啊!

四年级的作文 篇4

四年级,我们班里来了新班主任邓老师。邓老师是从温州苍南聘请过来的,是优秀教师,教坛新秀,我们同学很高兴,很激动。现在我们已经和邓老师相处一年了,我们觉得邓老师真是一个爱护,关心我们的好老师。

邓老师对我们很关心,很温柔,我们也很喜欢他。可能是男老师的原因,原本我们中午,下课都不能出去玩,要在教室里做功课。而现在邓老师管的松多了,下课都让我们出去玩一玩,放松放松。邓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比较少,还要我们空下的时间看看书,运动运动。他也不骂我们,还经常表扬我们,说我们哪里好,哪里好。比如某某某字写得好。某某某发言积极等等。邓老师平时也很早来,看到教室脏了,就来打扫一下,但他还是强调我们要独立完成事情,后来我们卫生都搞得很好。

我觉得邓老师数学教得很好,不仅把我们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很扎实,还给我们出每日一题。每日一题可以让我们的思维活跃,解题能力大大提高。虽然比较难,但我们都很喜欢做每日一题,有个别同学,比较困难,邓老师不怕辛苦,不怕麻烦,一个一个帮他们辅导,这次能考大家都考了优,我们都很感谢邓老师,我的数学成绩也提高很多。作为邓老师的学生我感到很幸运。

四年级的作文 篇5

外婆家有一个很大的鱼缸,鱼缸里生活着好多条不同品种的小金鱼。

星期六的早上,我刚起床走到鱼缸旁边,第一时间就发现一条红金鱼死了。它像我的`大拇指一样大,身子短短的、胖胖的,可爱极了!但是,它现在却“牺牲”了。我看它眼睛一动不动的,身体也好像冻僵了似的,我敲敲鱼缸,也不见它有反应。所以我把它捞了出来扔进了垃圾桶里。

“你干嘛把金鱼扔掉呢?”妈妈一声狮子吼,震得我耳膜生疼。

“它已经死了!为什么不扔呢?”我高声说。

“金鱼在睡觉呢,还没死。”妈妈反驳到。

“那为什么金鱼的眼睛闭不上呢?”我满脸疑问的说到。

“因为金鱼的眼睛构造和人类不同,是闭不上的,睡觉的时候也是睁着眼睛睡觉的。”妈妈说。

“知道了,我这就把小金鱼捡回来,”我回答道。

接着,我壮着胆子把被我误会的小金鱼从垃圾桶里拉了出来,小心翼翼地放进了鱼缸里。

过来几天,我又发现一条鱼“牺牲”了,我就想起妈妈以前说过的话。这次,我用鱼网碰了一下那个金鱼,小金鱼立刻醒了过来,活蹦乱跳的游来游去。

从今往后,我要认真观察小动物们,可不能再误会它们了!

四年级的作文 篇6

我的外公中等个子,满头白发,脸上有几条皱纹,眼睛永远闪烁着慈爱和智慧。虽然外公年龄很大了,但仍然十分精干。外公很喜欢我,常常和我一起玩耍、打闹,逗我开心,也经常给我讲 故事,让我从中明白了很多道理!

记得有一次,外公来接我回家,那天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天空电闪雷鸣,外公没有带雨伞。这时外公立即停下自行车,把帽子摘下来戴到我的头上,脱下外套穿在我 的身上,拍拍我的头, 便飞快地蹬起自行车往家赶,我坐在后面看到外公的背淋湿了,我大声地说:“外公,您的身上淋湿了。”外公笑了笑,说:“没事,只要别 淋湿我的小孙子就行!”我看见从外公背上有流淌的雨水, 我心里感觉到外公为我不被雨淋湿,而不顾他自己的身体,我的外公对真是太好了!我长大了一定要好好 照顾外公!

到了家,外婆看见了便拿了件衣服给外公换上说:“这回变成”落汤鸡“了吧!”外公说:“没关系!”这就是我的外公,一位对子孙后代无私奉献的爱,让我懂得了怎样关爱他人!

我爱你——外公!

四年级的作文 篇7

梦想是什么?它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憧憬和渴望。人们常说,梦想是前进步伐的加速器,是奋起飞翔的双翼,是创造明日辉煌的“魔棒”。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节目主持人。

每当我在电视上看到董卿姐姐主持节目时英姿和风采,我就会想,如果站在舞台上的是我该有多自豪啊!从那时起,梦想的种子就在我的心里扎根发芽——我也要像董卿姐姐那样,成为一名主持人。

当一名主持人要具备广博的知识,流利的口才,应变的能力,得体的举止,还有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为此,我加倍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前进。现在,我在合唱团里,是领唱;在舞蹈班里,是领舞;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作文常常满分。我积极参加班级里的各项活动,连年被评为优秀班干部,今年期未,我考取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还被评为优秀大队委。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我付出很多汗水。为了一句歌词,我会反复练唱,为了一个舞蹈动作,腿会疼好几天,但也一直没有放弃。我坚信,“梦想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在坚持,就一定能够触摸到。”

现在,我仍在为我的梦想而努力,而坚持。因为我明白,吃饭要靠自己的嘴,走路要靠自己的腿,梦想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决不能半途而废。

四年级的作文 篇8

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

——油田十四小(四月)“教师读书月”有感

四月是春暖花开的日子,四月是生气勃勃的日子,四月更是我们读书的日子。我校结合20xx年我省教育系统部署的全员教师培训计划方案,在“教师培训年”活动中,把“四月”定位教师读书月。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目标,以“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为主题,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引领教师培训向自觉学习、读书研修延伸,提高学习能力和业务水平。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短期培训与网络面培训相结合、专家报告与观摩教学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等等,旨在,通过阅读教育名著,补充教育理论知识,促进专业成长,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在这样浓厚的学习型校园里,懒惰的我,也不好意思的拿起了书本,也“吃点新鲜菜、喝点营养汤。”静下心来,读了几本书,《新课程与教师心理素质》、《校本研修面对面》、《韩军与新语文教育》等书。学校为了教师们阅读方便,把阅览室由原来的三楼搬到了一楼,确实,老师们翻阅的次数频繁多了,阅览记录本上,每天都有更换的笔迹。在大家的刺激下,我也随着翻阅了《人民教育》、《教师博览》、《特别关注》等教育、随笔杂志。“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思考”从没有间断过,“研讨”也从没有停止过。渐渐步入中年的我,已经成了学校的老教师,也有了16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总以为,在小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什么样的没见过,基本上都有对策,对“学习、思考”有了较多的倦怠。谁知?翻开久违了的书本杂志,竟然使我豁然开朗。顿时,我好像从自己狭小的屋子里走了出来,眼前就像一片辽阔的草原,使我的大脑、我的思维也开阔起来、活跃起来。就拿“奔”这个多音字来说吧,在“奔跑”中,它读第一声;而在“奔月”中,我们都习惯,也都一致认为,它读第四声。可是,我在今年的《小学语文教师》中,却看到了一位教师对它声调的研究,他认为应该读第一声,并说明了他查找的资料,读第一声的理由。我一看,吸引了我,同时他的理由也说服了我。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中国的文化丰厚辉煌。读书、学习不能间歇呀!

在看《韩军与新语文教育》一书中,我的思想再一次受到冲击,也许是自己的文化底蕴太浅薄。读他的书真的就像上了一堂校外大学,既有文学素养的提升,又有教育教学方面的引领。我真正领悟到了《弟子规》中所说“能亲仁,无限好。”他的“教育教学观”、“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新语文教育”看文字与多媒体,等篇章。写得那么真实、那么现实。他是站在了基础教育的高度上看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的走向,他提到的语文教学要“人文精神”、“文言国学”力度要加强加大,这让我不由得想起记者对某校当代大学生中文系的一项调查:走近他们的宿舍,中国古典名著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那里,似乎没有被翻动过。记者问:“这些名著是自己买的还是别人送的?”他们几乎一致回答是别人送的。“常看吗?”不好意思的回答“没有。”理由是太长太大,没有时间看。倒是《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不太整齐地散落在床上、桌子上。试想:教师的内心装不下国学、经典,怎么教学生?韩军老师说得好: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坛的上空升起了一片璀璨的群星,他们是鲁迅、胡适、郭沫若、老舍、巴金、张爱玲等等,他们光彩四射、文采灼灼,他们都是在少年时期,接受了系统的、全面深入的文言教育,在文言的“酱缸”里浸泡过的,他们成人后每人的每个“汗毛孔里”都渗透着文言的滋养。可是后来,中国文坛却“黯然失色”,根源就是,在少年时代“语言敏感期”,接触的文言愈来愈少。我一边读,一边默默点头,分析得太透了,找到了语言匮乏的根源,原来是没有了深厚的土壤。

可喜的是,现在油田好多小学都开展了“国学”课,有《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经典诵读》等适合少儿诵读的经典。为孩子将来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对照自我,遗憾惭愧,已经错过了诵读经典的最佳时期,对个人的修养及教学水平的提高都产生了极大的障碍。虽已此,但和天真的孩子们在一起,我的心理年龄似乎还不老,“学总比不学强”,我相信,我会以“教师读书月”为契机,我会更努力的坚持学习的,一头抓着教学,一头抓着学养,然后,从中间串联起学生,向韩军、窦桂梅等名师学习,以教促读,逐渐成长、不断成熟。

四年级的作文 篇9

一天,我和妈妈去逛街。

半路上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小女孩要我买擦鞋的东西或是来擦鞋。他们看起来是兄妹。虽说穿他们穿的是破衣,但还是很干净。

妈妈在他们兄妹俩的请求下,等着他们过来帮忙擦鞋。我问:“你们怎么不去上学呀?”兄妹两顿时流下了眼泪,小女孩在鞋箱子里拿了擦鞋的鞋油挤了一些出来放在鞋上,小女孩再从鞋箱里拿出了一块布,用力的在鞋上擦。过了一会儿,小女孩和男孩一起慢慢的说:“母亲病了,我和哥哥只好退学干点活。等母亲好了,我们还要上学。”我悄悄的对妈妈说:“多给他们一些钱,”妈妈从钱包里拿出20元钱给他们。他们却只要五元钱。妈妈只好给十元钱。

我心里最敬佩他们,始终我心里一直的敬佩他们。因为他们自己挣钱,自己养活自己。

四年级的作文 篇10

这是个让我难忘的国庆假期,因为妈妈答应带我去上海看世博会!

放假的第一天,我和妈妈就加入了去上海旅游的队伍。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因为令我神往和憧憬的世博会就要出现在我的面前。终于,在10月3日这天,梦想成真了。

到上海后,我们来到了世博会8号入口。我一看,顿时惊呆了。这里人山人海,到处都是等待通过世博安检的人。进门之后,我和妈妈就一路小跑到人少的展馆排队。这一天,我们看了很多展馆,但都是一些小展馆。

城市生命馆里放了一部影片,有汶川大地震的一个片段,让我想起了曾经的那一幕幕,心里很难过。

我和妈妈又进了几个展馆,发现各个展馆都向人们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展品。游客们看了,都啧啧称奇,流连忘返。最遗憾的是,我们没能游览中国馆。我听妈妈说:“等到世博会结束,中国馆也不会拆掉,以后还有机会来看的。”回来时,我的“世博护照”上盖了不少章,代表我去过这些场馆,保存起来很有纪念意义,其他没有去游览的展馆只能等下次再去看了。

再见了,上海世博!我和妈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去上海世博,真是不出国门游遍全世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