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说课稿汇编6篇

荟萃库 人气:1.05W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说课稿汇编6篇

说课稿 篇1

一、根据大纲要求和课文内容,定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大纲要求: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审美趣味,丰富个人感情世界,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本文是作者中年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所作。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四篇有名的文章:前、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及本文赤壁怀古。

本词上片描绘眼前壮丽的长江景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短短的13个字,使人的视听受到强烈的震撼,仿佛使人回到三国时期的战乱纷争的年代。

面对此景,在词的下片中,作者很自然的发怀古之幽思,赤壁之战的英雄们出现在作者的脑海里。作者没有写刘备,是因为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少了;作者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况且诸葛亮没有英雄美人的故事。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的雄壮的景物描写的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只看好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寥寥13个字,写出了一个风流潇洒、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明显,它可以很自然的使读者联想到作者自己,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这是壮志难酬的感慨,这是悲壮苍凉的无奈。这种情感千百年来之所以能够震撼每一个读者的心灵,除了这种情感本身的普遍性之外,还与这种情感在本词中得以充分表达有关。

这种情感依靠什么得以充分传达出来的呢?

一是借长江之景抒情,借壮阔之景抒悲壮之怀;二是借英雄周瑜反衬,形成强烈反差,情感得以自然而然地流露。

全词写景、怀古、抒怀,三者完美结合,浑然一体。

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学些什么呢?

根据大纲要求和课文内容,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为:

1.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2.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确立重点为: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用典的贴切自然

确定难点为: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

有人说“人生如梦”表达了作者消极颓废的处世态度,其实不然。

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和尚亲密往来,精通禅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二、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确定教学过程和教法、学法

(一) 教学过程

引入 由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引入

疏通文义 1、教师范读课文,正音

2、学生翻译课文,正义

写景

赤壁景物

1、指导学生描绘出赤壁之景:绘声绘色

2、指导学生概括出景物特点:壮阔宏大

3、比较一:为什么不写长江平静之景?明确写景的作用

咏史

英雄周瑜 1、周瑜形象的特点?风流儒雅,少年得志

2、比较二:把周瑜换成孙权或诸葛亮好不好?理解写周瑜形象的作用,体会用典的贴切

抒怀

作者苏轼 1、“人生如梦”的感叹是否消极?与前面的壮阔之景和英雄周瑜是否协调?

2、比较三:将本文与陆游的《诉衷情》、辛弃疾的《破阵子》比较,体会这种情感的复杂性。

3、教师适当引导、点拨,并适时进行情感和思想教育

归纳总结 教师设问:本文是怎样将写景—咏史—抒怀三者完美统一的?由学生来回答,并总结出鉴赏诗歌的两个要点,并板书

背诵全词 自由背后,再个人有感情的诵背

布置作业 将本词与其他“赤壁诗”作比较

(二)教法和学法

诗词的鉴赏离不开比较,在比较中让学生发现异同,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孰优孰劣。所以在教法和学法上主要运用比较法,辅之以朗读法、讨论法、练习法等等。

1.在分析景物描写时,设问:长江有汹涌的时候,也有平静的时候,作者为什么写长江壮阔之景,而不写长江平静之景?通过比较,得出景物特点及写景的目的。

2.在分析咏史用典时,设问:赤壁之战中的英雄很多,如孙权、诸葛亮、刘备等等,作者为什么只写到周瑜,而不写其他人呢?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用典的自然贴切。

3.在分析情感的抒发时,在提出“人生如梦”是否消极颓废的问题后,引导学生将陆游的《诉衷情》、辛弃疾的《破阵子》与本词进行比较,目的是为了深入理解本词情感的复杂性。

说课稿 篇2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白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本文写了在开往新疆的火车上,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借白杨,赞颂了边疆工作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奉献精神。本篇课文是对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极好教材,在本单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依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新课改对教学目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正确读写“清晰、新疆、戈壁”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深刻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体会无私奉献的精神,了解西部,感受西部。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结构,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 说学情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拥有了一定的字词知识的积累,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在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方面,有待加强,学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小学五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好动、爱模仿,学习积极性强,渴望受到老师的肯定。这些都将成为我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

三、说教法

教师的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朗读体会法。通过默读、有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等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和体会。同时,辅以问答法,通过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与回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是只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启发者,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的地位,因此,在学习方法的制定上,我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在互助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课程伊始,我将运用多媒体导入法。运用多媒体展示戈壁滩上白杨树的图片,同时播放歌曲《小白杨》,让学生对本节课要学习的白杨树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样,通过图画与声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融入本堂课的学习中来。

(二)新授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我将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同桌相互帮助等方式,解决课文中的字词障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再读全文,深入探究。在这一环节,我将向学生提出问题:在父亲的话中,那些词是课文的重点词?这些词又体现了白杨怎样的特点?带着这两个问题,我将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并分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无论学生回答的正确与否,我将一一予以肯定和指导。通过这样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父亲话语中重点词语为"直"、"坚强"、"不软弱"、" 不动摇",这些词语表现了白杨高大笔直、不择环境、不惧灾难的特点。

3、精读课文,体会情感。我将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提出如下问题:这篇课文是写白杨树的吗?如果不是,那白杨树又象征了什么?本篇课文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学生自己探究的基础上,我将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相关段落,反复阅读,小组交流,仔细推敲,得出答案:白杨树象征了边疆工作者,作者通过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表达了对边疆工作者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

同时,我将引导学生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然后,我将提问学生:在最后,父亲为什么笑了?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父亲的笑,更好地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体会白杨的象征意义。在此环节,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三)巩固练习

在这一部分,我将让学生自己思考:文中的兄妹长大之后会扎根新疆吗?如果你是文中的兄妹,长大以后,你会为新疆做些什么?让学生自己思考后,谈一谈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进一步强化了本节课的难点。

(四)小结在这一部分,我将以学生自主进行小结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强化新知,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作业布置

让学生搜集边疆建设者的相关资料,在课下以语文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西部边疆的了解,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而且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六)说板书设计

3、白 杨

借物————————→喻人

|直 |扎根边疆

白杨〈适应力强 建设者〈建设边疆

|坚强 |无私奉献

板书是一种无声的教学语言。我的板书形象直观的展示了我在本节课的授课内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

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早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

一、说教材——对本单元教材的分析与理解

(一)本单元的地位

以成长中的学生为出发点,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教学内容,是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七年级是学生生活的一个新的转折点,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初中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和方式与小学相比有了很大的差异。表现在:就学生群体而言,升入初中,对于城市学生意味着一次同龄群体的重新组合;从学习内容来说,初中阶段的学习难度增加了,范围扩展了,学科的门类增多了,要求有更适合的方法与策略,更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由这些差异导致的一些适应问题,是学生在进入初中后面临的现实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生活,以积极的心态融人新环境,做新生活的主人,教材设计了第一单元,并把单元名称定为“笑迎”新生活。以“笑迎”引导学生了解初中生活、学习的新特点,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掌握初中学习的特点与方法,在新的环境、新的集体中愉快地生活、学习、成长。

本单元是七年级上册的起始单元、开篇单元。本单元的学习将为学生以后单元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由“我们的班徽,我们的座右铭”的主题探究活动和两课内容构成。第一课“珍惜新起点”由“新学校、新同学”和“创建新集体”两框内容组成,在于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崭新、陌生的校园生活,对学生进行热爱新集体、创建新集体的教育,激发学生以高昂的情绪、崭新的姿态迎接初中生活。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由“学习新天地”和“享受学习”两框内容组成,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初中学习的新特点,掌握初中学习的新方法,珍惜学习机会和初中学习生活。两课内容从引导学生对新学校、新同学和新集体的生活环境适应到掌握初中学习特点和方法的学习适应,教学设计由近及远、层层深人,易于学生接受。

(三)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自己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尽快适应初中新生活,融入新集体;

(2)了解初中学习的新特点和新任务,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生活适应能力,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控能力;

(2)提高学生交往能力,能够在新的集体中建立新的友谊;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语言表达和收集、整理、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充分认识展现在自己面前的初中生活的各种新变化,尽快调整好

自己的心态,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初中新生活,自觉融入新集体;

(2)以积极的心态适应初中新学习,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四)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单元的地位、内容结构和教学目标,确定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适应初中新生活,自觉融入新集体;了解初中学习新特点,做学习的管理者。

教学难点为:创建新集体;做学习的管理者。

二、说教法——本单元教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启发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积极实践相结合是《思想品德》课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其方法理念。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因此,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就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动起来,贴近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坚持“还课堂于学生”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学”,在开放性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真实体验,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从过去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促进者、培养者,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中学生大多虽属乡镇人,但是由于离县城和市区比较近从而社会接触面相对较广,思维较活跃,胆子较大,表现欲较强,敢于开口说。

鉴于以上观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交流体验探究活动法,情景教学法,故事启迪法,问题教学法等,并辅以多媒体课件呈现教学内容。有关具体教学方法及其实施的介绍将在第四部分的说教学程序中体现。

三、说学法——本单元学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方法应该是富有创造性的。新课程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自主性学习。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教学的根本。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的同时,应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获得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选择和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

古人云:“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好的老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因此,我在学法指导上注意做好以下两点:

1、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①课前,养成先预习后听课的习惯,培养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或查阅工具书的能力。

②课中,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自我发现、相互合作交流、相互探究中获得和巩固知识、技能,培养品格。

③课后,重点引导学生养成先复习后作业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马克思说:“思考一切。”只有把学生的头脑还给学生,培养其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才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全面发展。

初中《思想品德》课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编撰大体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逻辑问题来设计和编排,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把握教材的这一特点,指导学生采用“三W”法,即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 How(怎么样)去思考教材内容和分析、解决遇到的问题。

四、说教学程序

(一)本单元课时安排:5课时,原则上每框1课时,主题探究活动1课时。

(二)学情分析:学生大多思维较活跃,胆子较大,表现欲较强,敢于开口说;加上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普遍重视,学生各方面素质较好。这些为本单元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三)单元教学处理意见和教学意图

1、积极开展交流体验探究活动是本单元的主要教法: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载体。加强社会实践,把有关教学内容活动化,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活动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有利于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本单元从学生对新学校、新同学和新集体的生活环境适应到掌握初中学习特点和方法的学习适应,从“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的两个角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中有大量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亲身参与,有大量的问题关注学生自身体验。如第一框中“我遇到的新鲜事”“进入新环境,你有什么样的感觉?”,第二框中“用三个词描绘你最喜欢的班级”,第三框中“你对初中的学习生活有什么新感受”等等,这些活动的设计均体现了教材关注学生的自身体验,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交流,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注重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践行,追求“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因此,积极开展交流体验探究活动,以此突破教学重难点,是本单元的主要教法。

2、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中学习,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爱学、会学、乐学,增强育人效果。

如在讲授“与朋友结伴成长”、“探索世界奥妙”时,采用情景教学法: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周华健的《朋友》歌曲或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以及播放一段埃及金字塔或宇宙的奥秘的视频,让学生在激情、动感的声像世界里,升华情感,激发求知欲,体会生活、学习的乐趣。

在讲授“团结协作,互助前行”时,采用故事启迪法:以课本P8南京师大三位院士的故事,启迪学生建立良好班集体需要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在讲授“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时,通过引用《成功从脱鞋开始》的故事,启发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故事,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发学生思考,从具体事例中悟出道理,从个别中得出一般,在体验中升华情感,最终形成自觉行动。

在讲授“创建新集体”、“做学习的管理者”时,采用问题教学法:教学一开始就提出“怎样创建新集体”、“怎样做学习的管理者”的问题,让问题牵引学生进入教学环节,通过活动、思考、探究,得出结论,生成知识和观点,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源于对问题的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各种教学方法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共同完成《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

3、重难点突破举例:本单元的重难点有四个,在此,仅就其中两个重难点的突破举例进行说明。

例1,在讲授“做学习的管理者”的重难点时,运用交流体验探究活动法和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具体步骤如下:

①结合教材中三位同学的感受,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与同学交流;

②帮助学生梳理这些感受,进行归纳和分类;

③提出思考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对初中学习生活会有不同的感受呢?怎么才能学好各门功课,做学习的管理者呢?

④前后桌四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反思,学会找出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⑤请某些组派1名代表将本组讨论、反思的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⑥得出结论,并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困惑,给予方法的指导。

教学意图:学会学习是学习者在学习化社会中必须具备的素质,这种素质一方面需要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反思,逐渐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有效调控,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又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给予一些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2,“我们的班徽,我们的座右铭”主题探究活动教学:运用交流体验探究活动法进行教学,具体步骤如下:

①在开篇讲授新课时,先就班徽设计作要求,明确设计的宗旨,并作些分工;

②本单元学习结束时,引导学生根据分工、分组设计,可以采用电脑绘图、手绘等多种方式;

③课堂展示各小组设计的班徽,并进行评选,推选出全班同学认可的班徽雏形。

④在基本雏形的基础上,全班同学一起完善,最终制作出本班班徽。

教学意图:集体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好的集体对人的影响是良性的。对初中生而言,随着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同辈群体的影响力不断增加,因此,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潢溪中学学生多有才气,因此,把体现班级精神的班徽设计作为主题探究活动,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为新集体贡献的机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发辉创造性的平台,使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思考自己的新班级需要怎样的形象和精神,引导学生对新集体产生归属感,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

五、说板书设计

本单元两课教学内容,从课题到框题到目题,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基本一致,因此,我在教学中均采取图表方式设计板书,呈现教学内容。用图表的方式设计板书,能突现教学内容的脉络联系,使要点更加明确,使人一目了然,简洁、美观,体现知识结构。(附上现场板书)

六、教学反思

由于这些孩子刚从小学升上来的胆子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大。

并且我们这所中学是包含有六年级的所以和本课一开始所说的来到新的学校有所差别,在教学的时候感觉有点和课本冲突!讲的下面的小孩子在那偷偷的笑。所以没有做到课本与实际结合。

七、结束语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4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HTML的语法》。

一、教材分析

1.章、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dreamweaver网页制作》教材第二章第一节。第二章主要是介绍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运用HTML语言编写网页是学习其他知识的铺垫。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HTML的基本标记、建立一个简单的HTML文件。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中职学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dreamweaver进行了学习,他们已经掌握了运用dreamweaver创建网页文件的方法。但学生对HTML的概念及语法并不是很理解。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学会建立一个简单的HTML文件,也是以后综合活动必须要掌握的技能。经过本课学习之后,对学生进一步了解网页制作过程有很大帮助。

但是由于以往我们只注重软件的应用,整个学习阶段都没有接触过语言方面的知识,所以在学习HTML语言方面存在困难,因此,HTML的基本标记的用法以及HTML四个标记的位置关系就成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为了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寻求让学生主动发现四个基本标记书写格式上的共同点,运用类比法强化学生的记忆,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2.教学目标

本课学习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操作性强,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式学习。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我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HTML语言的概念,并对四个基本标记有一定的理解,能进行分析与思考;

(2)熟练掌握HTML语言的使用方法及书写标记,并能对其进行编写;能运用HTML语言创建简单的网页文件;

(3)感受HTML语言的逻辑魅力,并能对HTML语言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积极主动学习的思想,树立将来成为网页制作专业技术人员的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HTML语言的四个基本标记的用法。

确定依据:根据中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英语水平,按照网页制作课的教学目标,本节的重点是HTML语言的四个基本标记的正确运用,原因是四个基本标记如果不能正确使用就会出现网页不能正常显示的情况,这四个标记的基本用法是建立网页的基础。

难点:HTML语言中四个基本标记的位置关系。

确定依据:这四个基本标记的位置关系是创建网页文件最基本的,今后学习中的很多标记,都是在这四个标记基础上完成的,这节课又是学生第一次使用,所以不太容易掌握,故作为本课难点。

二、教法阐述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本课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演示法、探究法、类比记忆法等教学方法以及泰利德多媒体教学系统。运用类比记忆法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英语能力不强,对于标记的使用位置很难记忆,运用类比之后学生可以在愉快中迅速记忆标记的使用位置。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为主动获取,力促课堂教学在生动有趣,求知的气氛中展开。

三、学法指导

“网页制作”是一门操作性比较强,并不断发展的学科,我们的教学目的不仅仅要教会学生某一些操作、某几种软件的使用,而且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本课通过自主探索,协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准备

硬件环境:计算机的机房、投影仪

软件环境: windowsxp操作系统、泰利德多媒体教学软件、自制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课

要想让学生更好地了解HTML的语法,教师简单枯燥的讲述,学生是不能深刻体会的,我设计了“以旧引新”这样的环节,请一名学生上机演示运用dreamweaver建立一个简单的网页文件,教师提问:刚才我们是运用dreamweaver建立一个简单的网页文件,那么这个网页文件是如何在浏览器中显示的呢?引出课题——运用HTML语言来实现。

设计意图:将网页以代码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学习对象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网页是这样生成的,从而激发学生渴望自己亲自动手编写代码生成网页的欲望,从而点明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课堂教学在求知的气氛中展开。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首先使用泰利德教学系统进行广播教学,配合教学幻灯介绍HTML语言的概念、HTML的四个基本标记以及四个基本标记的书写格式,让学生对HTML语言有个初步的认识。

然后围绕教学目标,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新的知识。让学生分析讲的四个基本标记有没有共同点,学生很快发现,四个标记在书写时都是成对出现的,这时引出新的知识点——容器型标记和非容器型标记,成对出现的是容器型标记,学生会迅速记住。

然后提问:这四个标记都介绍过了,那么这四个标记的位置关系如何呢?引出这节课的重点——四个标记的位置关系。在这里加入类比记忆法,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所以在记忆时产生困难,运用学生简单记得的英语单词HEAD和BODY两个单词与人作类比,将HTML标记比作一个人,将HEAD标记比作一个人的头部,将BODY标记比做人的身体,将TITLE标记比作人的额头,这样在讲到标记位置关系时,使学生自然会联想到,头标记在上面,身体标记在下面,非常容易记忆。

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运用HTML建立一个简单网页的过程,然后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并体验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之后教师依据“任务驱动法”,通过泰利德教学系统给学生布置上机任务,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完成HTML创建一个简单网页的过程,加以巩固和强化。然后教师再次广播教

学,指导学生如何对现有网页进行编辑。

(三)拓展训练

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个新的包含有段落的网页文件,问学生能否实现?学生尝试之后发现,不能实现段落,这时教师采用广播教学,讲述在编写代码状态下不识别段落,向学生介绍段落标记,由学生自己想办法实现含有段落的网页,通过这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有能力的学生很快做出效果,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过程,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找一名做的正确的学生进行演示,教师再把时间交给学生,等作品完成后,教师加以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回顾、未来展望

教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及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再次强调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HTML四个基本标记的用法。

对未来进行展望:记住了HTML标记的用法,那么各种类型的网页你都可以进行代码的编辑,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五)作业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HTML语言编写一个网页文件,将代码写在作业本上,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巩固和提高。

说课稿 篇5

一、课的设计:

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是本课的基本思想。用模仿动物跳跃来主导,使教材童趣化。本课的“导入”把听音乐、看图片和模仿练习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本体感觉一起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使学生一入课堂就感到生动有趣,既能保证学生智力的发展,又能帮助学生培养手、足、脑并用的能力,满足了学生好玩、好动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协调性等素质的练习。另外,在以游戏为主导的同时,还引进了音乐和舞蹈,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我按此制定了这节体育课,尝试采用情境教学模式.

二、教学内容:

(1)、快乐的小兔子(2)、游戏:揪“狐狸”尾巴

三、教学流程:

随音乐跳兔子舞(热身)-----师生同做模仿操-----兔子创想跳跃动作-----兔子双脚连续跳比赛----游戏----放松------小结------师生告别

四、教学目的:

1、通过主题式情境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2、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简单的跳跃动作和游戏的方法与规则。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力量素质。

3、培养学生机智果断、团结友爱的优良品质。

五、教学要求:

学会简单的模仿操,并能发展想象力和自主模仿动作的能力。加强学生的上肢锻炼,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和节奏感。

六、教学重点:

(1)学生的想象、创新和表现能力。

(2)单脚前脚掌蹬地跳起和落地方法。

(3)轻巧落地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动作协调、优美大方,节奏感强。

七、教学任务:

1、使学生掌握儿童模仿操的动作,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2、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促进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发育。

3、发展弹跳力和团结合作、集体配合的良好作风。

八、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教学法,集体练习法

九、教学原则:

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生理原则,适应心理原则,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十、教学过程:

因为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兴趣和爱好非常广泛,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又对单调持久的动作容易感到疲劳和厌倦,为了能把这节课上的更好,我运用了电教手段,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通过音乐进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我通过五个部分来加以说明这节课的内容。

情境一:(1)全班成散点站立,闭上眼睛跟老师同听一段音乐,听完音乐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说出音乐里所唱的是什么动物?

(2)教师出示图片(兔子)

(3)引出课题后,师生跟音乐同跳兔子舞。

要求:学生自由发挥,大胆去想去尝试。

预期目标:鼓励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热身的效果。

说课稿 篇6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模型》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中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中的第一节。本章内容是技术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学生掌握技术设计的过程,实现方案到产品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

本节内容分别介绍了模型的概念、功能及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学生将通过学习掌握模型方法这一重要的技术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设计过程中,实践性较强。

二、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由三个知识点组成:模型的概念、功能、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学生对于模型的概念很容易理解,对其功能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小结,因此本节重点及难点内容设为让学生理解模型制作在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一课时完成。

三、教法目标分析及实施

教学目标分析:理解模型制作在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学会加以区别并将模型制作应用到实际设计过程中。

教学实施:

1、导入:

回顾设计的一般过程,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实物:飞机模型,引导学生探讨模型与实物的区别,由此引出模型的概念。

3、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模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模型应用于哪些场合,为什么会有他们的存在,学生通过讨论小结出模型在设计过程中的功能。

4、“仔细观察,找一找各种模型的不同之处”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出柑橘榨汁机、草模、概念模型、结构模型、功能模型、展示模型的特点(外形、颜色、材料、结构),初步认识五种不同阶段的模型。

例如:功能模型,以实现柑橘榨汁机功能为主要特点:具备转动活动杆,具有榨汁的功能;检查连杆之间的活动各部分位置是否恰当;榨汁机盖子与平台上的凹槽是否对齐,以免汁液从上面流出来;底座与杯子位置是否合适,整体能否进行正常的工作。

5、不同阶段模型的识别练习:

教师选取恰当案例,并结合学生所举案例,深化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其区别与联系。

四、教学资源

课本上:模型的图、案例及知识点。

补充:(教师准备)

1、飞机模型实物

2、不同阶段模型的举例

五、教学评价

1、在设计过程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要求往往需要制作不同的模型。如需要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而进行技术试验。那么这个阶段的模型应该是()

A、草模 B、概念模型 C、结构模型 D、功能模型

2、在设计过程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要求往往需要制作不同的模型。如需要研究产品的造型与结构的关系而进行技术试验。那么这个阶段的模型应该是()

A、草模 B、概念模型 C、结构模型 D、功能模型

3、小红构思了一个婴儿摇篮,现在她想进一步分析产品的结构和连接方法,她应制作出()

A、草模 B、概念模型 C、结构模型 D、功能模型

TAG标签:说课稿 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