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说课稿四篇

荟萃库 人气:8.28K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品】说课稿四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柳叶儿》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第二单元从写作体例上说是散文单元,本单元要点是品味、学习散文优美而含蓄的语言,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引起自己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共鸣。《柳叶儿》这篇课文属于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关于柳叶儿的故事,把人们带入了那个苦涩的年代。设喻精巧,农村景色描写可以说发挥到了一种极致。学生通过前面散文的学习,已积累了一些关于散文意境的欣赏方法,这篇课文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赏析的绝佳文本。通过赏析,唤起同学们对那段苦难岁月的关注,体会到过去父辈的艰辛,从而能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新课标》要求七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再结合本课内容及教学实际,我制定出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目标:通过朗读,品味本文生动的描写,感受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2)能力目标:学会由浅入深逐层理解文章主旨。

(3)情感目标:了解课文“乐”和“苦中带涩”的感情内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之所以把这定为教学重点,是因为如今学生生活在新时代,不了解老一辈所经历的苦难生活,不懂得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新生活,正所谓:忆往昔,岁月艰难,少年不知愁滋味,看今朝,生活幸福,儿童低语尚言苦!

4、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感受,学会由浅入深逐层鉴赏文章主旨。

因为这篇文章虽然文字比较浅显,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成问题,但大多数的理解可能会停留在表面,本文看起来写的是乐,其实包含着苦涩的滋味。再者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自己由浅入深的鉴赏文章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这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初一的学生稚气未脱,比较喜欢听故事,看直观的图片。本文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事情以及色彩明丽的课件,相信会吸引着很多的孩子们,因此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兴致较高,文字也较为浅显,学生不会感到吃力,只要让学生多朗读,老师再做适时的引导,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和掌握了。

三、说教法

教无定法,而教又必有法,《新课标》要求教师不能再在课堂上充分当主导者,而是应是学生学习上的同行者,陪伴者。在引导的过程教师的讲解应不超过15分钟。本文我打算采用朗读评析引导探究法,本着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运用自学领悟和心里体验的思维方法,带领学生进入艺术境界,让课堂成为感知美,欣赏美,品味美,探讨美的自由空间,提高审美能力。课堂教学我采用的是讲学稿教学模式,主要由四个板块组成:学习目标及学习重难点、预习导学、学习研讨、拓展延伸。为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效率,使用多媒体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学部分:主要是让学生自查字典、工具书或其他资料解决字词的音、形、义,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夯实基础,同时围绕课文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读课文,感知内容及作者情感、态度,鼓励学生注意语言知识的积累。另外,留出空白,写下自己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中讨论解决。这个过程要在上课前一天的自习时间完成。

1、学生先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在初中阶段,积累字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视字词教学是我一贯的教学作风,因而我设置了这一环节,结合学生的实际。

2、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主要让学生能抓住线索。

(1)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内容。

用“文章讲了一个______的故事”的句式概括全文内容。

(2)作者围绕“柳叶儿”的哪几个方面来讲的?试在“柳叶儿”前加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来概括。设计这两道题的用意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内容,这一环节可以说是为了更好的进行下面的教学。

3、让学生再读课文,把握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感受。这是理解本文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出此题,是在课前了解学生把握文章的感受难度有多大。

4、你认为哪些语句优美?写下来分析美在何处。出此题既是进一步提高赏析能力,也是把握本文思想感情的需要。

5、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出此题是让学生直接把自己自学过程中的疑惑写出来,便于上课时有的放矢。

(二),学习研讨部分:这部分内容要根据本课文章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特别学生在自主完成讲学稿预习导学部分的情况,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两个方面,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课堂组织教学来解决问题,以达到“讲学稿”上所设定的学习目标。根据我班学生情况,我发现学生在疏通生字词方面,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方面作得较好,但学生在把握情感方面作得较差,赏析优美词句方面,作得较差。在赏析优美词句方面,出现了理解感情偏差,还有答题不规范情况。所以根据这些我预设以下学习研讨过程和内容。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主要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小组的作用,我的讲授时间尽量控制在15分钟左右。

1、导入:用春天发芽的柳叶图片导入

(1)、展示学习目标,出示幻灯片。

(2)、小结讲学稿完成情况,检查生字词。

2、在舒缓的音乐中听范读,整体感知课文,预设问题,(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2)、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围绕线索写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3)、通过读,你看出作者对童年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进一步通过听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是对讲学稿的预习导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3、再读课文,以学习小组的形式交流以下问题,然后各小组推荐代表起来发言。在发言时最好能读出相关的句子并分析——逐步挖掘主旨

(1)作者当时想吃点柳叶儿容易吗?

(2)童年的“我”为什么感到“乐”呢?

(3)了解了童年的“我”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那么“柳叶儿”究竟是什么滋味呢?

(4)吃柳叶儿时,哪些描写浸透着苦涩?文章还有哪些地方能让你对此有更深刻的了解。

(5)作者对柳叶儿有着怎样的特殊情感?

虽然这篇文章文字较为浅显,但学生大多只是从表面来理解而没能深入实质,理解较为肤浅,因此我设计了这一系列问题,从而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挖掘文章的主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又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4、品读——读出对柳叶儿的特殊情感。

(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读出节奏、感情。

(2)说出喜欢的原因,你可以试着这样说:

“我最喜欢文中的 ,因为它使用了 修饰手法或者 写法生动或深刻的写出了 内容或 感情”或“我觉得文中的 词用的好,好在 ”

(提示:可以从写作手法、修辞、情感、内容等角度加以探究)

许多学生觉得赏析语言很难,很高深,觉得难以下手,其实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这里通过教学可以教给学生一个赏析的思路,规范答题。

5、课文小结,再一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三)、拓展延伸巩固部分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研讨的内容来设计一些课内重要语段和与课文有较大联系的课外文章阅读题,引导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自主的解决问题,提高学习能力。所以课内我要求学生做课堂作业课外阅读《讨债》, 课外描写一个童年片段,表现你对童年的感受。力求写得生动感人,采用多种描写方法,还可采用生动的修辞。这样学生就可以学以致用。

课文上完以后,还要求学生在讲学稿相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学习心得,并且如实得反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当做复习时注意的问题。教师还要在讲学稿上填写课后记,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用作下次集中备课交流时的补充。所以最后我还设计了这一环节。

以上内容就是我对《柳叶儿》一文的教学设计,对于其中的不成熟之处还望各位专家和广大同仁不吝赐教,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这一课是小学六年制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四单元寻路和行路的第一课《学看平面图》。我把本课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有两个重点。一是认识平面图中的方向和图例,二是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并能从中找到指定位置。后半部分重点则在于让学生学画

简单的平面图。

二、学情分析:

我授课班级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勤于动脑,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自主求知的欲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都比较强,但在方位感和思维方面存在不足。

三、教学目标确定依据: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中提出的,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成为具有爱心、有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此我设置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平面图在生活中的用途。

(2)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认识平面图中的方向和图例,能在平面图中找到某一点的位置。

(3)学习画简单的平面图,能认识显示生活中处于相对空间位置的事物,并能用简单的图形表达出来。

四、教学重难点确定依据:

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理念,我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因此我确定了这一课的重难点: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并学习画简单的平面图。

五、教学准备:准备几张学生熟悉的地方的平面图和一些动物卡片。

六、教学设想:

在授课之前我设想用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 交朋友是每个孩子都非常愿意做的事,我抓住这一特点,主动与孩子交朋友。因此带来问题,学生在轻松的谈话中开始本课。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充分利用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欲望。课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

七、说教学流程:

(一)轻松谈话,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我很喜欢交朋友,也很想和你们成为好朋友,你们愿意和我做好朋友吗?那么有空我能去你家玩吗?你能告诉我你家的具体位置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我永远记住你家的位置呢?(画图)是啊,通过你的简易图我就可以准确的找到你家了。那么在会画图之前我们要先学会看平面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看平面图》这一课。

无处不在的精品-

无处不在的精品-

师:孩子们,数学课上已经学过方向和位置,还记得平面图上怎样确定方向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师板书〉

(设计这一环节是使学生能把各科的知识联系在一起)

(二)教学看懂平面图

1、师:你们想去动物园玩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动物园里有什么?箭头指的始终是北面。大街、售票处等叫图例。

师:孩子们,你们想看什么动物呢?分组商量选出最喜欢的三种动物,并说出这些动物在平面图上的位置。让我们去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吧!(出示课件)

2、师:在实际中,我们要想很快地找到想要看的动物,就需要我们看懂平面图。那么怎么才能看懂平面图呢?(师板书:看懂图例、弄清方向)

3、师:(教师继续出示课件)你们谁能看懂这幅医院的平面图呢?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学生介绍位置)

4、师:除了动物园、医院的平面图,你们还在哪里见过平面图?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你能说出每个平面图的名称吗?

师小结:平面图不仅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地方的全貌,还能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画平面图

1、引导学生看书56页,初步学画平面图。

2、教师示范: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出教师自己就读过的小学的《学校平面图》。看了老师画的平面图,你能画出我们校园的平面图吗?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形状来表示图例。

3、学生展示作品。

(四)总结

师:你们这节课都学了什么?(通过学生汇报,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进一步使学生巩固学到的知识)

(五)作业

师:把你们画的平面图展示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看,并向他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学校。

说课稿 篇3

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体育水平一《单跳双落》,下面就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来汇报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新课标小学体育水平一跳跃部分的《单跳双落》内容,因为学生是智障儿童,因此在选用本内容时做了适当修改。淡化运动技术教学,保证适当的运动量,并将康复训练有机结合到教学之中。本节课主要是训练学生将单腿站立起跳,双腿同时落地两个动作连贯起来,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提高弹跳能力,增强培智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使协调、平衡方面能力缺陷得到矫正和补偿。并为将来学习蹲踞式跳远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由于特殊学生的运动能力通常比正常学生差2-4年,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我校四年级学生一共9人,其中包含自闭症,脑瘫,智力障碍儿童,学生表现为知觉速度慢,记忆短暂,注意力分散,自控能力较差,大多在反应、协调、平衡能力方面有所缺陷,主要是由于脑神经系统障碍所致。其中有情绪障碍的学生三名,行为上表现为叛逆,自我,课堂上不愿配合老师,不合群,因此需要教师语言和行动上的约束。

在学科技能掌握概况:本班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活泼,喜爱游戏和角色扮演对不同的运动器械较感兴趣。通过三年的体育活动有一定的运动基础,单脚跳,双脚跳练习在课堂中学习过,AB生有一定跳跃能力,C生具有独立自然走、跑能力。

综合以上因素,为了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养成正确的身体姿态,加强上下肢的协调性,发展跳跃能力,培养“我最棒,我能行”的积极心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团结合作能力,初步掌握原地单跳双落的基本技术,发展跳跃能力是本课重点。

三、教学目标

经过深入分析学生情况,我制定了详细的三维目标,并对技能掌握进行分层。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单跳双落的方法,发展跳跃能力,增强灵敏性,身体协调性。

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反复示范,正误动作对比,采用“完整-分解-完整”强化学生动作记忆,让学生多说多练,通过模仿,掌握基本动作。遵循由易到难的运动规律,掌握动作重点。通过游戏巩固技术,寓教于乐,突破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活泼、勇敢的.优良品质,敢于展示自我,乐于帮助他人,增强团结协作的品质。

分层目标:

A生(3):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单跳双落的方法,初步掌握动作要领。能够独立完成连续单跳双落连贯动作,蹬地有力,有一定远度。角色扮演投入,具有团队合作意识,理解教师的指挥。

B生(2):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单跳双落的方法,发展跳跃能力。能够通过器材辅助完成单跳双落完整动作。促进平衡、协调能力发展,发展双腿力量,理解游戏规则。

C生(4):通过个别化辅助,以及合作学习完成原地双脚跳,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增强身体灵敏性。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原地单脚站立向前跳,双脚落地的方法。发展跳跃能力。

难点:单跳双落动作连贯,上下肢协调配合。

C生重点:能够在教师辅助下原地双脚跳,能够自然行走完成游戏,增强身体灵敏性。

四、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针对和利用智障儿童身体协调性较差,缺乏与他人合作意识,以及胆小的特点,我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快乐为主题”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导入、示范法、分组练习法、游戏比赛法、分层教学法,让学生学习并巩固技术动作。

情景导入:利用小白兔学本领的故事,使课堂更加有趣,符合低年段智障儿童的心理特点。

示范法:由于智障学生记忆力较弱,因此我从多个方向进行反复示范,并进行正误动作对比。我通过“完整—分解—完整”的示范,让学生对动作有具体的认识,

分组练习法:因为智障学生往往较自我,合作意识弱。且便于练习的开展,分成3人一组练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也给学生以互相学习的机会。同时便于针对C生的个别化教学。

游戏比赛法:游戏比赛是学生最喜爱的练习,结合本课内容,把游戏融入其中,增加趣味性,巩固本课练习重点。

分层教学法:由于智障学生往往个体差异较大,尤其从事运动的活动中,分层教学有利于关注到每个学生。

本课所需场地器材为:半片操场,标志桶3个,呼啦圈12个,兔子贴画10个,大脸盆1个,细沙,胡萝卜10个。录音机及磁带各一。

五、教学过程

(一)放飞心情,模仿激趣

课的开始我会运用情境导入,让学生扮演小兔子和兔妈妈慢跑去公园郊游。(看图)准备活动中用做游戏的方式进行模仿动物操。由于特殊学生自控能力差,因此我在课前设置好9个呼啦圈,做操时每人各占一个圈,约束学生活动范围,提高思想注意力。

预设本环节6分钟。

(二)学习本领,任务分解

1、来公园我会用语言引导学生河的对岸有胡萝卜田,想要摘萝卜就要先学习过河的本领。教师示范如何度过河上的石路,引出课题《单跳双落》。示范时说出顺利跳过的密码“1,2”。分步解释,1:单脚站立,双臂自然弯曲在腰间,2:蹬地向前双脚落地。

2、(看图)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练习,由于特殊学生对动作理解较慢,让学生先回忆双脚原地跳如何跳,教师说出双脚原地跳与今天学校内容的相同点与不同,学生体会。为了帮助他们更具体的了解动作,教学生学喊口令“1,2”配上击掌,熟悉动作节奏。鼓励学生勇敢跳出圈。

3、 为巩固技术增强运动密度,使培智学生获得有关动作的清晰、完整的表象,分三组练习,学生在指定的位置把呼啦圈摆成米奇头的形状。练习单脚站在单圈里,蹬地跳进双圈。轮流练习单跳双落。一人练习时,其他人在旁观察,并帮助他喊出口令。每人练习4~5次,教师巡回指导。C生进行双脚向前跳、原地跳的练习,教师个别辅导,也可请表现较好的A生帮助C生跳,进行合作学习。B生进行扶支持物跳的练习,帮助他们更好的体会动作,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4、A组增加难度,用6个呼啦圈,连续向前跳两个单跳双落,熟练后加长单圈与双圈的距离,指导学生用力蹬地向前跳。

5、请每组学生进行展示,培养学生敢于自我表现的精神。

预设本环节15分钟

(三)体验成功,合作游戏

1、师:“小兔子们终于学会了本领,可以去河的对岸拔萝卜了。比比看谁先摘到萝卜。”这里教具我选择用新鲜的胡萝卜用细沙埋在大盆里,让学生找萝卜,增强趣味性,贴合实际生活,同时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分成三组进行游戏,A组利用6个呼啦圈连续单跳双落两次,并且有一定远度,跑至终点拔萝卜;B组扶支持物跳一组单跳双落,跑至终点拔萝卜;C生过小桥自然跑前拔萝卜。(场地布置:教师把标志桶放到指定位置,学生自己放呼啦圈)这样的分层练习体现比赛性,给能力强的学生以提高,给稍弱一些的学生以信心。

预设本环节10分钟

(四)身心放松,评价总结

我将以玩泡泡游戏让学生欢庆胜利进行放松。课的最后带领学生回收器材,养成特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师生再见。

预计本课的练习密度为40%左右,平均心率为:110次/分钟左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让幻灯片“动”起来》,我分以下五点来说:说教材、说学法、说教法、说教学程序、说课后反思。

一、说教材

(一) 教材的前后联系及地位

本课是海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六节的内容。主要教学内容有:能够对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动画效果;学会插入新幻灯片;学会对幻灯片设置切换效果。这节课的内容是在“插入声音与影片”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它们的操作程序,是对上一节课的延续和深化,是在学生了解幻灯片基础知识之上的操作性的新课,是学生掌握应用幻灯片的关键。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不论是大学毕业的论文答辩,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后的作品展示,都会经常用到。

(二) 内容整合

课本上使用的是PwerPint 20xx, 本节课我所使用的是PwerPint 20xx, PwerPint 20xx比 PwerPint 20xx操作方法更简便、内容更丰富、更充实。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能够对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动画效果;

(2) 学会插入新幻灯片;

(3) 学会对幻灯片设置切换效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比较、表达、探究等方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让学生享受到探索的乐趣,从而树立自信心;

(2)同学之间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四)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自定义动画、幻灯片切换(因为课题是“让幻灯片‘动’起来”,这两点是这一节的核心知识,所以我把它确定为重点。)

难点:自定义动画(因为学生没有实际操作过动画,对动画效果的设置不是很了解,所以我把它确定为难点。)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课前准备

硬件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

软件准备:Windws操作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室

素材准备:多媒体

二、说学法

(一) 学情分析

1、初二年级的学生,电脑水平参差不齐,操作技能差的学生仅限于了解Wrd及 Excel的基本操作;而操作技能好的学生,吸收消化新知的能力较强,学习起来得心应手。

2、幻灯片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操作程序,他们既有学习新知的兴奋感,同时又有所畏惧。

(二) 学法指导

1、 小步子、多练习: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直观、生动地反映情境,增加课堂容量;另一方面有利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强教学条理性、形象性,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2、小组合作学习:基于学生的差异性,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归纳。

、说教法

1、任务驱动: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想上,我采用目前信息技术教学倡导的这一教学模式,以引导学生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而开展课堂教学。

2、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电脑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我采用此方法。对于操作技能好的学生,我提高要求,增加“动作路径”的动画效果;对于操作技能较差的学生,我只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的“动画效果”和“切换效果”。

四、说教学程序

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打算安排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整合内容、“魔法”引趣

激情导入:“同学们,请大家注意啰,老师现要给你们上节课所学的幻灯片施‘魔法’。请大家盯住显示屏幕,看老师施出了什么‘魔法’?”

“魔法”演示:

1、上节课没有动画的幻灯片;

2、有动画的幻灯片(文字飞入、小人跑步、切换效果)。

(这样引入,创设丰富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再说魔法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东,自然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第二环节:任务驱动、大胆探索

问学生:“这些幻灯片老师都施了些什么‘魔法’?”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学习的内容——让幻灯片“动”起来。

任务:各小组利用本节课的知识做一份演示文稿来介绍本小组成员及风采。

主题:小组风采。

要求:三张以上幻灯片,突出主题,有文字、艺术字、图片、背景、声音、动画效果以及幻灯片切换效果。

(总体设想:“魔法”演示+设疑引思+小组练习)

1、广播演示激活“自定义动画”的过程后,问学生“老师对这些文字施了什么‘魔法’?”(文字飞入)(重复过程)

安排学生分组练习,完成《小组风采》中的文字部分的动画效果。

(后面类似的活动基本按照“‘魔法’演示+设疑引思+小组练习”程序进行。)

2、我们学会了“文字飞入”,现在大家能不能自己想办法做“图片飞入”的动画呢?

小组练习,合作交流,完成《小组风采》中的图片的动画效果。

3、 “一个对象可以添加多种效果吗?” 动画效果可以“修改”或“删除”吗?

按照“‘魔法’演示+设疑引思+小组练习”程序完成“自定义动画”内容的学习。

操作技能好的学生帮助操作技能差的学生,共同完成《小组风采》中的自定义动画。

4、“你会做老师给你欣赏的小鸡绕圈的动画吗?”“动作路径的长度是否可改变?” (针对操作技能好的学生)

(小组练习,合作交流,完成《小组风采》中的“动作路径”动画效果)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由于任务的开放性,提供了学生创造的空间,学生在可以完成任务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性,通过任务的完成使他们很有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按照“‘魔法’演示+设疑引思+小组练习”程序完成“插入新幻灯片”和“切换效果”内容的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然后学生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第三环节:完成任务、巩固应用

1、让学生完成《小组风采》的练习。

2、设问:四个问题组成一个问题链。

(1)如何设置对象动画效果?

(小组讨论+总结,先选中操作对象,然后再设置对象的动画效果。)

(2)如何改变动画对象的出场顺序?

(引导学生观察右边任务窗的变化,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完成。)

(3)怎样让“小人”从左至右“跑”过?(针对操作技能好的学生)

(小组讨论+总结,“进入”、“退出”、“动作路径”)

(4)“自定义动画”和“幻灯片切换效果”有何不同?

(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完成。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应该比老师费力去类比更有效。)

设计意图:让学生逐步体会到自定义动画与幻灯片切换效果之间的差别,并能在具体情境中合理选用,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通过逐层的设问,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给学生充分表达个人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的机会,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更多的激励和表扬。

第四环节:成果展示、课堂小结

各小组派出代表通过网络教室演示系统展示他们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点评,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引导学生从知识和方法两方面进行小结,教师根据情况再进行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作品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状态,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树立了自信心,也学会了合作,培养他们在合作中懂得欣赏他人的一种品质。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对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动画效果;学会了插入新幻灯片;学会了对幻灯片设置切换效果。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大胆探究的品质。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获得了成就感。这节课我最成功的做法就是采用了“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模式和“分层教学法”。

“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带着任务、目的去学习,避免了学习的盲目性。同时,针对学生电脑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法,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当然,课堂不可能只是老师教学设想的电影再现,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必然会生成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老师无法预设的,因此这节课还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有待我们去探究。

TAG标签:四篇 精品 说课稿